[发明专利]一种小麦专用生物炭基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363568.4 | 申请日: | 2018-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203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2 |
发明(设计)人: | 汪吉东;张永春;李传哲;杨苏;马洪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C05G3/00 | 分类号: | C05G3/00;C05G3/04 |
代理公司: | 南京业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321 | 代理人: | 李静 |
地址: | 21001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有机肥 小麦 膨润土 专用生物 预混料 炭基 制备 添加剂 微生物发酵菌剂 土壤有机质 粉碎造粒 农业肥料 土壤结构 原料混合 微量元素 发酵菌 抗寒性 硫酸锰 硫酸锌 生物炭 小麦田 重量份 螯合剂 覆膜 菇渣 撒施 磷肥 发酵 计量 环保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小麦专用生物炭基有机肥,属于农业肥料技术领域。其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生物炭20‑30份,发酵菌菇渣40‑50份,磷肥15‑20份,膨润土5‑10份,螯合剂3‑6份,硫酸锌添加剂2‑5份,硫酸锰添加剂0.5‑1份以及微生物发酵菌剂0.5‑1份。按计量比将膨润土以外的原料混合均匀,然后在20‑30℃覆膜发酵30‑40天,得到预混料,再将预混料与膨润土搅拌混合均匀,然后粉碎造粒,即得。本发明的有机肥能够改善小麦田土壤结构,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供小麦所需微量元素,有效提高小麦产量,同时该有机肥具有制备成本低廉、便于机械撒施、环保高效、提高小麦抗寒性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肥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小麦专用生物炭基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小麦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有统计显示,其产量和种植面积仅次于水稻,居世界第二位。小麦一生中需要的营养元素达15-20种,由于土壤供给不足,有5-10种必须通过施肥解决。当前小麦种植所用的肥料种类很多,其中小麦专用肥大多采用市场所售的氮磷钾复合肥,其主要由氮、磷、钾三大无机元素组成,可在短时间内满足小麦的生长需要。但长期使用会使土壤团粒结构遭到破坏,易造成土壤板结、土质变硬,小麦病害严重,从而影响小麦生长和产量。
生物炭是在低氧环境下,通过高温裂解将木材、草、玉米秆或其它农作物废物碳化。这种由植物形成的,以固定碳元素为目的的木炭被科学家们称为“生物炭”。生物炭作为土壤改良剂时,其本身的pH值较高,一般呈碱性是不可忽略的因素。而一般有机质经过发酵呈酸性,两者结合可以起到一个中和的作用,可以解决产品过酸或者过碱对土壤环境的改变。目前,我国生物炭基肥料虽然种类较多,应用范围也较广,但也存在诸多问题,如整理水平层次不齐、成本较高、发酵不充分、异味等问题依然突出。
另外,随着我国食用菌生产规模的逐年扩大,产生的废弃物也越来越多。菌渣营养物质含量丰富,但由于种植户对菌渣的营养价值了解较少,菌渣往往被随地丢弃或燃烧,霉菌和害虫极易在其中繁殖,一方面造成资源极大浪费,另一方面造成空气污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小麦专用肥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改善小麦田土壤结构,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高效提供小麦所需微量元素,有效提高小麦产量,同时成本低廉、环保高效的小麦专用生物炭基有机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小麦专用生物炭基有机肥,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生物炭20-30份,发酵菌菇渣40-50份,磷肥15-20份,膨润土5-10份,螯合剂3-6份,硫酸锌添加剂2-5份,硫酸锰添加剂0.5-1份以及微生物发酵菌剂0.5-1份;所述微生物发酵菌剂为固氮菌、解磷菌和解钾菌的混合物。
所述生物炭为秸秆或木材在低氧高温条件下裂解碳化所形成的。可以自制,也可以市售。
进一步,所述发酵菌菇渣的制备方法为:将废料菌菇棒进行脱袋处理,发酵7-10天后,干燥至含水量20-25%,得到菌菇渣,然后在20-30℃下,往菌菇渣中加入腐熟剂进行发酵,得到的发酵物即为发酵菌菇渣。所述腐熟剂与菌菇渣的质量比为1:40-1:55。
进一步,所述磷肥为磷酸一铵、磷酸二铵或者二者任意比例的混合物。
进一步,所述螯合剂为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简称EDTA-2Na)。
进一步,所述微生物发酵菌剂中,固氮菌、解磷菌、解钾菌的重量比为1:1:1。
一种小麦专用生物炭基有机肥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按计量比将生物炭、发酵菌菇渣、磷肥、螯合剂、硫酸锌添加剂、硫酸锰添加剂及微生物发酵菌剂混合均匀,然后在20-30℃覆膜发酵30-40天,得到预混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未经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6356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