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文氏效应与改造合成射流器的一种LED散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1365200.1 | 申请日: | 2018-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3902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0 |
发明(设计)人: | 张仪哲;曾鹏宇;曾智博;刘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F21S8/00 | 分类号: | F21S8/00;F21V15/01;F21V29/60;F21V29/77;F21Y115/10 |
代理公司: |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2 | 代理人: | 许莲英 |
地址: | 43007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效应 改造 合成 射流 一种 led 散热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文氏效应与改造合成射流器的一种LED散热装置,包括外壳,合成射流激励器,翅片,LED基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文丘里管,所述翅片、文丘里管、合成射流激励器被固定在LED基板与外壳形成的腔体内部,使文丘里管与翅片的位置相对固定,所述合成射流激励器底部设有连接盖,连接盖与文丘里管连接,文丘里管出口与翅片连接,外壳通过滑槽与LED基板固定。本发明设计了一种双膜三腔合成射流激励器,在合成射流激励器出口处增设了文丘里管,最终增加出口处的流量,本发明通过改变流体状态、增大进气量从而达到提高散热效率,降低LED的结温温度,延长LED的使用寿命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LED灯散热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文氏效应与改造合成射流器的一种LED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对于集成功率大于30w的大功率LED,散热问题极其严重。其原因在于,大功率LED的光电转换效率大约只有20%~30%,其余的电能转化为热能,LED巨大的散热量引发了光强降低、元器件加速老化等一系列问题。由全球半导体照明巨头cree公司提供的光衰曲线可得,当结温温度为65度时,LED寿命可达十万个小时,而当结温温度升至105度时,寿命缩短至一万小时。LED器件的寿命随结温升高呈指数级衰减。
现在有的LED散热方式有翅片散热、热管散热、风冷散热、水冷散热、半导体制冷;其中翅片散热能力有限,热管散热、风冷散热、水冷散热、半导体制冷的使用寿命远远小于LED使用寿命。现有散热方式中,型材散热以其廉价可靠的特点占据市场较大份额,但型材散热能力十分有限,满足不了散热需求。而其他散热方式虽然散热效率较高,但其自身寿命远远小于LED十万个小时的理论寿命,难以得到推广使用。水冷散热效果好但是需要的系统较为庞大,所以难以推广使用。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散热效率高,可靠性高、寿命长、结构紧凑且易于集成化的文氏效应与改造合成射流器的一种LED散热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文氏效应与改造合成射流器的一种LED散热装置,包括外壳,合成射流激励器,翅片,LED基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文丘里管,所述翅片、文丘里管、合成射流激励器被固定在LED基板与外壳形成的腔体内部,使文丘里管与翅片的位置相对固定,所述合成射流激励器底部下壳体设有连接孔,下壳体通过螺栓与文丘里管连接,文丘里管出口与翅片连接,外壳通过滑槽与LED基板固定。
进一步,本发明还可以具有这样的技术特征:所述合成射流激励器包括从上到下的依次连接的上壳体、上振动膜固定支撑、上振动膜、永磁铁固定支撑、下振动膜固定支撑、下振动膜、下壳体,上下振动膜支撑分别连接永磁铁固定支撑后和上下壳体连接,永磁铁固定在所述永磁铁固定支撑中间,上下振动膜与永磁铁之间均设有弹簧线圈,所述下壳体底部分别设有第一湍流出口、第二湍流出口、第三湍流出口,所述第一湍流出口与上下振动膜之间的空间连通,所述第二湍流出口与下振动膜底部空间连通,所述第三湍流出口与上振动膜上部空间连通。
进一步,本发明还可以具有这样的技术特征:所述上振动膜固定支撑下方设有限位结构对永磁体固定支撑进行限位,使其外部整体结构相对固定。
进一步,本发明还可以具有这样的技术特征:所述文丘里管包括渐缩管、渐扩管以及固定导流管,所述渐缩管和渐扩管之间的连接处形成喉段,所述渐缩管与渐扩管通过螺纹进行连接,固定导流管与下方翅片固定连接,渐缩管外侧设有吸附腔。
进一步,本发明还可以具有这样的技术特征:文丘里管的为50°-80°,喉段收缩比为1/3-7/12。
进一步,本发明还可以具有这样的技术特征:所述文丘里管为双向出口,所述固定导流管外部设有环形出口。
进一步,本发明还可以具有这样的技术特征:所述环形出口的外侧面为双曲线曲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理工大学,未经武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6520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光双控的驾驶舱照明顶灯
- 下一篇:一种可变焦的轨道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