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金属有机框架材料改性纳米金属颗粒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365411.5 | 申请日: | 2018-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6749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发明(设计)人: | 严启龙;何伟;吕杰尧;刘佩进;何国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6B33/00 | 分类号: | C06B33/00;C06B23/00;C06D5/00 |
代理公司: | 西北工业大学专利中心 61204 | 代理人: | 王鲜凯 |
地址: | 710072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金属 有机 框架 材料 改性 纳米 颗粒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属有机框架材料改性纳米金属颗粒的制备方法,用于解决现有材料改性方法实用性差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是首先对纳米铝粉进行包覆,其次制备含能MOF配体,再对过渡金属离子进行配位,然后原位生长含能MOF晶体,最后采用去离子水对产物进行洗涤,然后过滤、冷冻干燥后收集。由于在纳米铝粉的表面原位生长了含能MOF,金属有机框架材料改性后的纳米金属颗粒放热量大幅提高至4000J g‑1以上,方法简单、高效,并且利用体系的多级放热能力来提升能量性能以及选用不同的含能MOF实现点火能力和放热速率的调节,实用性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材料改性方法,特别涉及一种金属有机框架材料改性纳米金属颗粒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铝粉由于密度高,耗氧量低,有较高的燃烧焓,在固体推进剂中可有效提高比冲,并且其原材料丰富,成本较低,因此可广泛作为能量添加材料应用。随着纳米技术的发展,纳米铝粉开始在推进剂铝中应用,其在提高推进剂的能量性能以及燃烧效率上展现出巨大的优势。当采用纳米铝粉替代传统的微米铝粉应用于推进剂时,能够大幅提高推进剂的燃烧速率以及比冲。但是,纳米铝粉的应用同样也面临着中以下的一些问题:1)纳米铝粉具有高的比表面积,在空气中极易被氧化,导致活性铝含量减少,降低含铝推进剂的比冲;2)纳米铝粉具有高的表面能,容易形成团聚,对于推进剂药浆的浇铸工艺有不利影响。解决以上问题是实现纳米铝粉工业化应用的前提。
对纳米铝粉进行包覆可以有效解决其在空气中被氧化的问题。近年来,国内外研究人员采用了多种材料来包覆纳米铝粉,主要包括油酸、十六烷酮、二十酯硬脂胺以及叔十六硫醇等(姚二岗,赵凤起,高红旭,等.油酸包覆纳米铝粉/黑索今复合体系的热行为及非等温分解反应动力学[J].物理化学学报,2012,28(4):781~786;姚二岗,赵凤起,郝海霞,等.全氟十四烷酸包覆纳米铝粉的制备及点火燃烧性能[J].火炸药学报,2012,35(6):70~75;吕英迪,郑晓东,陈志强,等.CVD法制备碳/高活性铝复合材料[J].火炸药学报,2012,35(6):104~106.)。但是这些材料在阻止铝粉进一步氧化的同时,也会降低体系的能量性能和纳米铝粉的点火能力,对燃烧性能起到消极作用。因此,在对纳米铝粉进行包覆的同时,应该寻求能量性能的提高以及对点火能力的调节。
多巴胺是一种极具吸引力的仿生材料,利用其与纳米铝颗粒的强相互作用,可以在颗粒表面形成致密的聚多巴胺层。相较于传统的包覆材料,聚多巴胺包覆层的优势在于:1)聚多巴胺层含有大量的官能团,可以对其进行进一步的改性(He W,Liu P J,Gong F,etal.Tuning the Reactivity of Metastable Intermixed Composite n-Al/PTFE byPolydopamine Interfacial Control[J].Acs Applied MaterialsInterfaces,2018.);2)聚多巴胺层能够在高温溶剂中对活性金属有效保护。利用这些特点,可以在对纳米铝粉的性能进行进一步调节,达到提高能量性能以及改善点火能力的目的。但是,采用多巴胺对纳米铝粉进行改性降低了铝粉的活性铝含量,对铝粉的能量性能有消极作用。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材料改性方法实用性差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金属有机框架材料改性纳米金属颗粒的制备方法。该方法首先对纳米铝粉进行包覆,其次制备含能MOF配体,再对过渡金属离子进行配位,然后原位生长含能MOF晶体,最后采用去离子水对产物进行洗涤,然后过滤、冷冻干燥后收集。由于在纳米铝粉的表面原位生长了含能MOF,金属有机框架材料改性后的纳米金属颗粒放热量大幅提高至4000J g-1以上,方法简单、高效,并且利用体系的多级放热能力来提升能量性能以及选用不同的含能MOF实现点火能力和放热速率的调节,实用性好。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金属有机框架材料改性纳米金属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点是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工业大学,未经西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6541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