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勒伤的矫正型双肩包在审
申请号: | 201811365607.4 | 申请日: | 2018-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711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1 |
发明(设计)人: | 林丹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丹萍 |
主分类号: | A45F3/04 | 分类号: | A45F3/04;A45F3/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8055 浙江省台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包体 肩带 左右两侧 矫正型 双肩包 下端 松紧带 腰带 固定腰带 上端 固定片 连接带 移动 上下两端 盒侧面 缓冲垫 疲劳度 前表面 拉链 拉环 拉扣 姿势 开口 把手 挂钩 纠正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勒伤的矫正型双肩包,包括包体和肩带,所述包体前表面的上下两端均固定有缓冲垫,且包体左右两侧下端分别连接有移动腰带和固定腰带,所述移动腰带的外侧右端固定有拉环,所述肩带分别固定在包体左右两侧的上端,且左右两侧肩带之间通过拉链相互连接,所述肩带的外侧下端均固定有连接带,且连接带的下端均固定有挂钩,所述包体的上端连接有把手,所述移动腰带、固定腰带和肩带的内部均固定有固定片,且固定片均连接在松紧带的后端,所述松紧带的前端均通过集中盒侧面和前端的开口与拉扣相互连接。该防勒伤的矫正型双肩包,不仅可以对使用者的使用姿势进行纠正,而且可以减少使用者的疲劳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活用品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防勒伤的矫正型双肩包。
背景技术
双肩包是对背在双肩的背包的统称,根据双肩包不同的用途又分成,双肩电脑背包,运动双肩包等等,根据材质的不同又会成帆布包,牛津布包,尼龙布包,双肩包的主要特点是方便携带,解放双手,轻负重、耐磨佳,为外出提供了方便。
目前我国青少年普遍存在驼背现象,由于不正确的站姿和书包的负重造成,影响到青少年日后的身体健康,且目前大多数书包采用的双肩承重式书包,由于承重点均在肩带上,易对青少年的肩部造成勒伤,影响青少年的身体发育。针对上述问题,在原有双肩包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勒伤的矫正型双肩包,解决了目前大多数书包采用的双肩承重式书包,由于承重点均在肩带上,易对青少年的肩部造成勒伤,影响青少年身体发育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勒伤的矫正型双肩包,包括包体和肩带,所述包体前表面的上下两端均固定有缓冲垫,且包体左右两侧下端分别连接有移动腰带和固定腰带,同时移动腰带的内侧和固定腰带的外侧均固定有魔术贴,所述移动腰带的外侧右端固定有拉环,所述肩带分别固定在包体左右两侧的上端,且左右两侧肩带之间通过拉链相互连接,同时肩带的内侧上端均固定有护垫,所述肩带的外侧下端均固定有连接带,且连接带的下端均固定有挂钩,所述包体的上端连接有把手,所述移动腰带、固定腰带和肩带的内部均固定有固定片,且固定片均连接在松紧带的后端,同时松紧带均设置在包体的内部,所述松紧带的前端均通过集中盒侧面和前端的开口与拉扣相互连接,且集中盒的前端固定有魔术贴,同时集中盒固定在包体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缓冲垫关于包体的水平轴线对称分布有两个,且上侧缓冲垫的表面积小于下侧缓冲垫的表面积。
优选的,所述移动腰带后端的魔术贴表面积小于固定腰带前端的魔术贴表面积,且移动腰带的长度等于固定腰带的长度。
优选的,所述肩带关于包体的垂直轴线对称分布有两个,且肩带的顶部均呈弧面结构。
优选的,所述连接带的初始长度小于拉环与挂钩之间的垂直距离,且连接带的弹力小于松紧带的弹力。
优选的,所述护垫呈弧面结构,且护垫的外侧上表面贴合于肩带的内侧上表面,同时护垫为海绵材质。
优选的,所述集中盒通过松紧带分别与移动腰带、固定腰带以及肩带构成弹力装置。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勒伤的矫正型双肩包。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防勒伤的矫正型双肩包,缓冲垫可以对使用者的背部和腰部起到缓冲作用,减少使用者的疲劳感,使用者可以通过移动腰带后端的魔术贴对固定腰带前度的魔术贴进行固定,完成装置整体对腰部的固定,减小了使用者肩部的承重力,弧面结构的肩带可以增加装置整体的舒适性,且可以将肩部承受的力分散开,减少包体对使用者肩部的压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丹萍,未经林丹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6560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