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定子的制造方法以及定子有效
申请号: | 201811365831.3 | 申请日: | 2018-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8673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6 |
发明(设计)人: | 河合真志;西隈靖;武田洋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株式会社电装 |
主分类号: | B29C41/14 | 分类号: | B29C41/14;B29C41/02;H02K15/12;H02K1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李洋;王培超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定子 制造 方法 以及 | ||
本发明提供定子的制造方法和定子。利用树脂层有效地覆盖线圈端部。定子的制造方法包括:第一树脂层形成工序(ii),将从定子(10)的芯部突出的线圈端部(24a)的顶端侧浸渍于具有流动性的第一热固化性树脂(40a)中,形成第一热固化性树脂(40a)的层;第二树脂层形成工序(iii),从上述线圈端部(24a)的芯部侧向顶端侧滴落第二热固化性树脂(40b),在上述第一热固化性树脂(40a)上形成第二热固化性树脂(40b)的层;以及固化工序,将上述第一热固化性树脂(40a)和上述第二热固化性树脂(40b)固化。
本公开将2017年11月17日在日本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17-222315号的包括说明书,权利要求书,附图和摘要在内的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并入到说明书中。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用树脂覆盖线圈端部的定子的制造方法以及定子。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献1中示出了将线圈的线圈端部的彼此的接合部分浸渍于树脂中,之后使其固化,由此将线圈端部的接合部分埋设于树脂的情况。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0-209802号公报
这里,在将线圈端部浸渍于树脂时,树脂有可能无法蔓延到线圈的上表面侧(芯部侧),从而导致绝缘不充分。即,若将线圈彼此配置得较紧密,则即使处于树脂的液面之下,也会产生树脂无法进入的空间。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定子的制造方法包括:第一树脂层形成工序,将从定子的芯部突出的线圈端部的顶端侧浸渍于具有流动性的第一热固化性树脂,从而形成第一热固化性树脂层;第二树脂层形成工序,从上述线圈端部的芯部侧向顶端侧滴落第二热固化性树脂,在上述第一热固化性树脂上形成第二热固化性树脂层;以及固化工序,将上述第一热固化性树脂以及上述第二热固化性树脂固化。
另外,优选为:上述第二热固化性树脂的粘度比上述第一热固化性树脂的粘度低。
另外,优选为:上述固化工序包括第一固化工序和第二固化工序,上述第一固化工序在上述第一树脂层形成工序之后实施,使上述第一热固化性树脂固化,上述第二固化工序在上述第二树脂层形成工序之后实施,使上述第二热固化性树脂固化。
另外,优选为:在上述第一树脂层形成工序中,上述第一热固化性树脂为液态,将液态的第一热固化性树脂预先存积于模具内,在将上述线圈端部的顶端侧插入上述液态的第一热固化性树脂后,维持上述线圈端部的位置直至上述模具内的液面沿模具的周壁变高且在中心部变低为止。
另外,优选为:包含在上述定子的周向上排列的多个线圈导线在内的上述线圈端部从上述定子的芯部突出。
本发明的定子包括:第一树脂层,其形成为覆盖从上述定子的芯部突出的线圈端部的顶端部;以及第二树脂层,其在第一树脂层的靠芯部侧,以覆盖第一树脂层的靠芯部侧的表面的方式层叠形成。
另外,优选为:上述第一树脂层的在定子径向上的内侧和外侧的边缘部向上述第二树脂层侧延伸而形成堤部。
另外,优选为:上述第一树脂层和上述第二树脂层整体覆盖包含从上述芯部突出的多个线圈导线在内的线圈端部的顶端侧。
根据本公开,能够通过变更两种树脂的供给方向来遍布树脂。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定子的线圈端部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2是示出组合线圈的结构的图。
图3A是示出组合线圈的接合部的结构的图。
图3B是示出组合线圈的接合部的其他结构的图。
图4是示出由树脂层覆盖了线圈端部的状态的图(图1的Ⅳ-Ⅳ剖视图)。
图5是示出用于形成树脂层的装置的结构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株式会社电装,未经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株式会社电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6583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