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地震声学波动方程矢量并行计算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366213.0 | 申请日: | 2018-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9094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8 |
发明(设计)人: | 刘文革;邓小江;王凡;尹成;程莉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石油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V1/28 | 分类号: | G01V1/28 |
代理公司: | 成都方圆聿联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41 | 代理人: | 李鹏 |
地址: | 6105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地震 声学 波动 方程 矢量 并行 计算方法 | ||
本发明属于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地震声学波动方程矢量并行计算方法,包括:(一)地震模拟;用计算机和数值方法模拟地震波场在地下介质中的传播过程,包括以下分步骤:(二)计算并行加速;对地震模拟项目做并行化需求分析,然后针对串行代码中用时最多的,且可以用矢量运算代替的部分用AVX指令集并行代码代替。本发明提供的地震声学波动方程矢量并行计算方法,不仅可以模拟出高密度采集情形的地震响应特征和变化规律,而且能大幅节省计算指令,最终实现约3~7倍的二次加速比的能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地震声学波动方程矢量并行计算方法。
背景技术
波动方程正演模拟是地球物理研究的基础工作,它服务于地震资料采集、处理、解释的各个阶段,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在通常情况下,大规模地震正演模拟需要消耗大量的计算资源,如较大的计算时间花费和海量的内存消耗。
高性能计算是推动地震勘探技术进步的重要引擎。近年来,并行计算技术的发展使得大规模地震正演模拟的快速、高精度实现具有了现实可能性。一方面,适用于分布式存储系统的消息传递MPI并行以及适用于共享式存储系统的OpenMP并行发展迅速,已被引入地震波场模拟以实现加速。另一方面,基于CPU模板缓冲区优化技术的SIMD指令集不断发展并逐步趋向成熟,通过将数据矢量化的方式提高CPU计算带宽,从而实现在一个CPU指令周期内对多个数据的同时操作,即实现矢量运算,因此能节约计算指令并有效减轻一级指令缓存压力。时间域地震正演所具有的两个特征,即时间维度迭代的顺序性和空间维度的无序性,采用传统的任务级并行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时间同步、模拟计算任务切割、周围局部波场信息在节点间的传递等额外花费从而影响加速效果。本专利基于多核CPU平台,利用常规OpenMP拆分任务,然后利用AVX指令完成数据并行,从而实现二次加速以提高正演效率。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AVX指令集的地震声学波动方程矢量并行计算方法,它能隐式给出完整的地震波场。该方法对传播介质的空间变化没有限制,并且在使用足够细的网格时其计算结果精度很高。此外,这种方法还能处理介质的不同流变性质,以及生成地震波场快照,从而对地震数据的解释来说是一种重要的辅助工具。本发明的另一个优点是在计算上比其他方法更加高效。
本发明提供一种地震声学波动方程矢量并行计算方法,所述地震声学波动方程矢量并行计算方法包括:
(一)地震模拟;
(二)计算并行加速。
其中(一)地震模拟,包括以下分步骤;
(1)提供已知的地质构造信息;
可以根据测井资料用平均法获得地震级的速度和密度场,以及通过地震相干体的生成、油藏单元的定义以及研究区域断层数据的融合进行地质模拟。使用联合测井(声波和密度测井)信息可以进一步提高模拟精度。
(2)通过地震正演预测一组检波器在空间特定位置所能记录到的振动。
在第(2)步中,为了保证模拟计算的正常运行,地震正演参数(网格间距、网格样点数、边界处理、时间步长)的选择及模型试验配置应按以下分步执行:
(a)根据最大震源频率和最小速度,确定网格间距:
其中dx表示网格间距,cmin表示最小速度,fmax表示最大频率。实际网格间距的确定还依赖于模拟方法的选择。对于时间、空间域的地震模拟有限差分方法,在每一波长范围内至少需要5个网格点。
(b)根据地质模型大小确定网格点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石油大学,未经西南石油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6621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