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平面事故闸门有效
申请号: | 201811366482.7 | 申请日: | 2018-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3753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8 |
发明(设计)人: | 刘昉;谷欣玉;盛传明;李文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B7/22 | 分类号: | E02B7/22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刘子文 |
地址: | 300350 天津市津南区海***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平面 事故 闸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平面事故闸门,采用滑动支承型式,安装于事故闸门门槽,事故闸门门槽前方两侧为进水口流道边壁,事故闸门门槽底部为进水口流道底板,事故闸门包括设置于前后两侧的上游面板和下游面板,上游面板和下游面板之间设置有门页纵梁和门页横梁,前后面板交接位置通过连接横梁相互连接;事故闸门的顶部设有吊耳,两侧设有支承事故闸门在门槽内上下滑动的滑块,上游面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与进水口流道底板平行的前缘板块,前缘板块的前端设有与进水口流道底板相接触的凸块,前缘板块的前端与上游面板之间还固接有加劲肋板。本发明通过增大利用水重闭门的平面事故闸门所受竖向水压力,促进闸门顺利关闭。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利水电工程钢结构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平面事故闸门;利于滑动支承平面事故闸门在动水中顺利闭门的新体型,解决利用水重闭门的平面事故闸门在动水中因闭门力不足而落不到位的实际工程问题。
背景技术
随着高库大坝的建设,平面闸门因结构较为简单、操作运行方便可靠、对建筑物的布置也较易配合的特点,越来越广泛地被作为事故闸门应用于水利工程中。然而,由于高水头、大泄流量的影响,平板事故闸门在动水中能否正常关闭,以及其在关闭过程中的水动力特性,一直是闸门设计及运用中所关注的焦点问题。在实际工程中,往往发现闭门时光靠门叶自重不足以克服摩擦力,从而造成平面事故闸门闭门卡阻,甚至无法完全关闭的现象,严重危害机组及上、下游安全。
在平面闸门启闭力的设计中,当闸门闭门力不足时,常常依靠采用加重块,借助水柱压力或直接由启闭设备作为压载强迫闸门下降。通过增加配重加大闸门闭门力的同时,启门所需的力量也相应增加,因而这种方式受启闭机容量及工作桥梁等结构承载力的限制较大,需经验算,在满足要求的情况下方可实施。采用由启闭设备作为压载增大闭门力的方式,适用于液压式启闭设备以及小型涵闸的螺杆式启闭机,不适于卷扬式启闭机,因此其适用范围具有较大的局限性。综合以上条件,应优先考虑采用“自重下门”或“自重加水柱压力”增大闸门的闭门力。然而,常见的利用水柱闭门的平面事故闸门在动水闭门过程中,随着竖向水压力的增加闸门所受的水平推力也大幅增加,往往造成小开度时闸门自重加水重不足以克服水平推力引起的摩擦力,导致闸门闭门卡阻、落不到位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在动水中,通过进一步增大利用水重闭门的平面事故闸门所受竖向水压力,促进闸门顺利关闭的平面事故闸门;用以解决事故闸门在动水闭门过程中,由于自重加水重不足以克服摩擦力而导致的闭门卡阻、闸门落不到位等实际工程问题。同时,对于工程上已施工运行的平面事故闸门,能够在自身结构改动较小的情况下,大幅增加作用于闸门上的竖向水压力,促进闸门顺利关闭。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平面事故闸门,采用滑动支承型式,安装于事故闸门门槽,事故闸门门槽前方两侧为进水口流道边壁,事故闸门门槽底部为进水口流道底板,所述事故闸门包括设置于前后两侧的上游面板和下游面板,上游面板和下游面板之间设置有门页纵梁和门页横梁,前后面板交接位置通过连接横梁相互连接;事故闸门的顶部设有吊耳,两侧设有支承事故闸门在门槽内上下滑动的滑块,所述上游面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与所述进水口流道底板平行的前缘板块,所述前缘板块的前端设有与进水口流道底板相接触的凸块,所述前缘板块的前端与上游面板之间还固接有加劲肋板。
进一步的,所述凸块的底部设置有硅胶材质的止水垫片。
进一步的,所述事故闸门的闸门底缘上设有底缘透水孔。
进一步的,所述上游面板与所述前缘板块之间采用焊接、铆接或由液压控制器进行控制的铰链连接方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6648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