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平车卷钢运输托盘在审
申请号: | 201811367079.6 | 申请日: | 2018-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359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8 |
发明(设计)人: | 李祝;孙勇生;董志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睿力恒一物流技术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D45/00 | 分类号: | B61D4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莹;吴欢燕 |
地址: | 100080 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平车 托盘 卷钢运输 右侧支撑件 左侧支撑件 支撑组件 圆柱形货物 矩形框体 支撑底座 支撑机构 倒置 承载梁组件 依次设置 运输托盘 两组 滚动 | ||
本发明涉及运输托盘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平车卷钢运输托盘。该平车卷钢运输托盘包括支撑底座以及支撑机构,所述支撑底座包括矩形框体以及安装在所述矩形框体中的承载梁组件,所述支撑机构包括从前到后依次设置的至少两组支撑组件,每组所述支撑组件均包括左侧支撑件和右侧支撑件,所述左侧支撑件和右侧支撑件均为倒置的V形结构。本发明提供的平车卷钢运输托盘,由于每组支撑组件中的左侧支撑件和右侧支撑件均采用倒置的V形结构,从而使左侧支撑件和右侧支撑件之间形成一V形槽,将圆柱形货物放置在V形槽中,能够有效防止圆柱形货物在平车卷钢运输托盘上发生位移、滚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运输托盘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平车卷钢运输托盘。
背景技术
目前,在我国铁路平车装载运输圆柱形货物时,对平车装载运输圆柱形货物的捆绑加固,都是采用多股铁线或绳索捆绑,绞棒绞绕绷紧的加固方法。这种加固方法单股受力不均、操作复杂、浪费严重、运输成本高、装卸现场杂乱无章,货物在运输途中受惯性作用而产生位移,极易产生捆绑松动而又无法紧固,存在交通运输安全事故的隐患。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平车卷钢运输托盘,解决圆柱形货物在平车上装载运输时容易发生位移、滚动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平车卷钢运输托盘,包括支撑底座以及安装在所述支撑底座上的支撑机构;
所述支撑底座包括矩形框体以及安装在所述矩形框体中的承载梁组件,所述矩形框体由左侧端部横梁、前侧端部纵梁、右侧端部横梁和后侧端部纵梁依次连接合围组成;所述承载梁组件包括平行设置的左侧支撑梁底板和右侧支撑梁底板,所述左侧支撑梁底板、右侧支撑梁底板的两端均与所述前侧端部纵梁、后侧端部纵梁对应连接;
所述支撑机构包括从前到后依次设置的至少两组支撑组件,每组所述支撑组件均包括左侧支撑件和右侧支撑件,所述左侧支撑件和右侧支撑件均为倒置的V形结构,所述左侧支撑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左侧端部横梁、所述左侧支撑梁底板对应连接,所述右侧支撑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右侧端部横梁、所述右侧支撑梁底板对应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矩形框体设有至少一组底角件,各组所述底角件均包括设置在所述前侧端部纵梁的第一底角件和设置在所述后侧端部纵梁的第二底角件。
具体地,所述矩形框体设有两组底角件,其中两个所述第一底角件对应设置在所述前侧端部纵梁的两端,两个所述第二底角件对应设置在所述后侧端部纵梁的两端。
具体地,所述矩形框体设有两组底角件,其中两个所述第一底角件均设置在所述前侧端部纵梁位于所述左侧支撑梁底板与右侧支撑梁底板之间的位置处,两个所述第二底角件均设置在所述后侧端部纵梁位于所述左侧支撑梁底板与右侧支撑梁底板之间的位置处。
具体地,两个所述第一底角件之间通过第一角件连接片相连。
具体地,两个所述第二底角件之间通过第二角件连接片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左侧端部横梁与前侧端部纵梁之间、所述前侧端部纵梁与右侧端部横梁之间、所述右侧端部横梁与后侧端部纵梁之间、以及所述后侧端部纵梁与左侧端部横梁之间均设有框体加强筋。
进一步地,所述左侧支撑梁底板和右侧支撑梁底板之间连接有若干底板加强筋。
进一步地,所述前侧端部纵梁的两端外侧分别设有前侧吊钩,所述后侧端部纵梁的两端外侧分别设有后侧吊钩。
进一步地,所述前侧端部纵梁的两端内侧分别设有前侧固定销,所述后侧端部纵梁的两端内侧分别设有后侧固定销。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睿力恒一物流技术股份公司,未经北京睿力恒一物流技术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6707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