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氰类化合物加氢生产胺的催化剂、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811367106.X | 申请日: | 2018-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9552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5 |
发明(设计)人: | 严丽;马雷;丁云杰;程显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01J23/889 | 分类号: | B01J23/889;B01J23/89;C07C215/08;C07C213/02;C07C211/12;C07C211/27;C07C209/48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周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40 | 代理人: | 校丽丽 |
地址: | 116023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化合物 加氢 生产 催化剂 制备 方法 及其 应用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用于氰类化合物加氢生产胺的催化剂,所述催化剂包括活性组分和载体;所述活性组分包括活性金属元素;所述活性金属元素包括M和Re;M选自Ni、Co、Cu中的至少一种;所述载体选自无机多孔材料中的至少一种。该催化剂制备方法简单、具有实用意义,能够连续地将腈类化合物加氢制备胺,且具有高活性、高选择性和稳定好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用于腈类化合物加氢制备胺的催化剂,详细地涉及一种临氨条件下,用于腈类化合物加氢制备胺的催化剂属于催化领域。
背景技术
胺是氨分子中氢原子被烃基取代后的衍生物。根据胺分子中氢原子被取代的数目,可将胺分成伯胺、仲胺、叔胺。胺类广泛存在于生物界,具有极重要的生理活性和生物活性,如蛋白质、核酸、许多激素、抗生素和生物碱等都是胺的复杂衍生物,临床上使用的大多数药物都是胺或者胺的衍生物,因此掌握胺的性质和合成方法是研究这些复杂天然产物及更好地维护人类健康的基础。胺被广泛的用作溶剂、农药和药品,最早发展起来的染料工业就是以苯胺为基础的。
胺在自然界中分布很广,其中大多数是由氨基酸脱羧生成的。工业制备胺类的方法多是由氨与醇或卤代烷反应制得,产物为各级胺的混合物,分馏后得到纯品。由醛、酮在氨存在下催化还原也可得到相应的胺。工业上也常由硝基化合物、腈、酰胺或含氮杂环化合物催化还原制取胺类化合物。腈类化合物还原制备胺是一种非常重要和常用的方法。
CN103965057公开了一种腈制备伯胺的方法,涉及一种铜化合物催化剂,腈与硼氢化钾在溶剂中发生还原反应,反应完全后,经过后处理得到伯胺产品,但是该方法需要使用溶剂,不能够连续生产。CN101855197公开了一种兰尼金属催化剂,该催化剂可以通过二腈化合物的连续氢化生产二胺。但是该催化剂的稳定性不理想,再生以后的催化剂性能低于新鲜催化剂。CN1075806C公开了一种掺杂IV B族元素的兰尼催化剂,由一种Ni/Al掺杂元素冶金前体合金制得。该方法不仅催化剂制备过程复杂,且需要使用溶剂。总之,目前公开的发明中的催化剂,还存在制备过程复杂,催化剂活性和选择性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本申请的目的是发明一种制备方法简单、具有实用意义的催化剂,该催化剂能够连续的将腈类化合物加氢制备胺,且具有高活性、高选择性和稳定好的优点。
发明内容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氰类化合物加氢生产胺的催化剂,该催化剂制备方法简单、具有实用意义,能够连续地将腈类化合物加氢制备胺,且具有高活性、高选择性和稳定好的优点。
所述用于氰类化合物加氢生产胺的催化剂,其特征在于,
所述催化剂包括活性组分和载体;
所述活性组分包括活性金属元素;所述活性金属元素包括M和Re;M选自Ni、Co、Cu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载体选自无机多孔材料中的至少一种。
可选地,M在所述催化剂中重量百分含量为5.0~50.0%;Re在所述催化剂中的重量百分含量0.1~15.0%。
可选地,所述活性金属元素M在所述催化剂中的重量百分含量为10.0~25.0%。
Re在所述催化剂中的重量百分含量为1.0~5.0%。
可选地,所述催化剂还包括助剂;
所述助剂包括助剂元素,所述助剂元素包括Fe、Cr、W、Ru、B、Mg、Ba、Mn、La、Mo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助剂包括所述助剂元素的氧化物;
所述助剂在所述催化剂中的重量百分含量为0.2~10.0%。
可选地,所述助剂在所述催化剂中的重量百分含量为1.0~5.0%;
其中,所述助剂的重量百分含量以助剂元素的重量百分含量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6710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