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泳保护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1367219.X | 申请日: | 2018-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619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8 |
发明(设计)人: | 张富家;詹立新;李晓琳;邱昌胜;潘辰;李欣闻;吴明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D13/22 | 分类号: | C25D13/22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2 | 代理人: | 石晓峰;周放 |
地址: | 23060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电片 取电 密封罐 电泳保护装置 开口 电泳漆 电泳液 输送架 导通 密封 电导通地 电泳过程 整体翻转 翻转 导电夹 底座 滑撬 伸入 隔离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泳保护装置,包括:密封罐,通过底座固定在输送架上,密封罐顶部具有开口;导电片,固定在密封罐的底部,并与输送架电导通地连接;取电接头,固定在滑撬底部,并朝向开口,取电接头的直径小于等于开口的直径,在电泳过程中,取电接头与导电片导通。本发明的电泳保护装置,取电接头伸入密封罐中与其中的导电片连接,这种取电方式避免了现有技术中使用导电夹的不稳定,同时,密封罐将导通处与电泳液隔离,避免了产生聚集电泳漆。即使在整体翻转的情况下,密封罐中存在一定量的空气,翻转后,导电片位于上方,空气也在上方,电泳液无法触碰到导电片的位置,避免聚集电泳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泳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涂装过程中,需要经过前处理、电泳等工艺过程中,特别是工件经过电泳时,需要外部电源给汽车工件带电,与槽内的阳极管形成电场,电泳漆在电场的作用下聚集在车身工件上形成一层电泳防腐涂膜。
汽车工件运行到电泳槽上方时,通过导电装置将整流电源内的电源输送到汽车工件上,若这种导电装置之间的取电及保护装置设计不合理,将会造成车身工件无法正常带电,最终影响车身工件电泳漆膜的正常形成。
现有的汽车工件电泳导电方案:人工手动操作导电夹1’、导电线2’、滑橇3’等设备将车身工件带电。汽车工件在进入到电泳槽前,工人先将与导电线2’一端相连的导电夹1’夹在汽车工件边缘上,滑橇3’带着汽车工件4’运行到电泳液5’内,使汽车工件带电满足电泳需求,具体方案见图1所示。
这种方式存在以下问题,1.由于汽车工件在电泳槽体内受到浮力及机械化晃动等因素影响,造成导电夹脱落或与车身贴合不紧,出现打火或者车身无法连续通电等问题;2.导电夹通电时与电泳漆接触,造成导电夹内部容易聚集电泳漆,使用一段时间后需要进行更换或者人工清理,造成人工、生产成本的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泳保护装置,解决供电不稳、打火等问题,同时还能避免或减少零部件聚集电泳漆。
本发明的电泳保护装置,包括:密封罐,通过底座固定在输送架上,所述密封罐顶部具有开口;导电片,固定在所述密封罐的底部,并与所述输送架电导通地连接;取电接头,固定在滑撬底部,并朝向所述开口,所述取电接头的直径小于等于所述开口的直径,在电泳过程中,所述取电接头与所述导电片导通。
如上所述的电泳保护装置,其中,所述密封罐通过弹性组件与所述底座连接;所述弹性组件包括:滑动导板,位于所述密封罐的底部;支撑框,位于所述滑动导板下方,并通过弹簧支撑所述滑动导板。
如上所述的电泳保护装置,其中,所述弹性组件还包括:导向杆,设置在所述支撑框和所述滑动导板之间。
如上所述的电泳保护装置,其中,所述滑动导板与所述导电片电连接,并且所述滑动导板通过导线与所述输送架电连接,以实现所述导电片与所述输送架电连接。
如上所述的电泳保护装置,其中,弹性组件与所述底座通过螺钉连接,并在所述螺钉外套设有绝缘垫。
如上所述的电泳保护装置,其中,所述滑撬和所述输送架之间具有卡锁器,待电泳件放置到所述滑撬上,所述取电接头与所述导电片导通后,所述卡锁器固定所述滑撬和所述输送架。
如上所述的电泳保护装置,其中,所述输送架在导轨上滑动,并能进行至少180°的翻转。
本发明的电泳保护装置,取电接头伸入密封罐中与其中的导电片连接,这种取电方式避免了现有技术中使用导电夹的不稳定,同时,密封罐将导通处与电泳液隔离,避免了产生聚集电泳漆。即使在整体翻转的情况下,密封罐中存在一定量的空气,翻转后,导电片位于上方,空气也在上方,电泳液无法触碰到导电片的位置,避免聚集电泳漆。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电泳装置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6721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