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面向高效换热工质的纳米流体及其制备方法和换热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811367787.X | 申请日: | 2018-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842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26 |
发明(设计)人: | 徐欢;刘芳芳;于钦;刘婷婷;靳琳浩;许桂涛;马青喜;李金来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奥石墨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B32/19 | 分类号: | C01B32/19;C09K5/08;C09K5/10;C09K5/14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赵天月 |
地址: | 065001 河北省廊***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纳米流体 制备 第一混合物 换热设备 基础液 石墨烯 原浆 石墨烯纳米片 安全环保 剥离处理 长期稳定 导热系数 高效换热 换热系数 流动阻力 膨胀石墨 剥离剂 发现 | ||
本发明提供了纳米流体及其制备方法以及换热设备。其中,制备纳米流体的方法包括:将膨胀石墨与剥离剂在第一基础液中混合,得到第一混合物,对第一混合物进行原位液相剥离处理,得到含有石墨烯纳米片的石墨烯原浆;将所述石墨烯原浆均匀分散到第二基础液中,得到所述纳米流体。发明人发现,该方法操作简单、方便,易于实现大规模生产,安全环保,可以获得换热系数和导热系数较高、流动阻力较低、长期稳定分散的纳米流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纳米材料与热能利用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面向高效换热工质的纳米流体及其制备方法以及换热设备。
背景技术
纳米流体具有特殊的热辐射特性和强化传热性质,能够大幅提升传热工质的导热系数和传热系数,使得纳米流体在热能利用领域具有独特的应用前景。目前,常用于制备纳米流体的纳米颗粒有金属、金属氧化物和碳系材料等,同时配以能够包裹纳米颗粒的分散剂,平衡颗粒重力的影响,保证纳米流体的稳定性。但是,目前的纳米流体存在以下缺点:1、金属或金属氧化物纳米颗粒的比重大,需要大量使用分散剂,导致界面热阻增大,溶液粘度增加;2、虽然碳纳米材料的比重较低,但其结构亲水性较差,难以在水相中均匀分散;3、针对碳纳米材料的常规改性方法需要使用强酸、强碱、强氧化剂或是严苛的反应条件,后期处理工艺复杂,容易腐蚀设备,环保成本高;4、一般地,碳纳米材料的改性方法只能满足实验室规模制备,难以实现大批量、可连续地工业化生产;5、受限于碳纳米结构的自身性质和纳米流体的制备工艺,纳米流体的导热和传热换热性能不高,难以获得高性价比的传热换热纳米流体工质。
因而,目前的纳米流体制备技术仍有待改进,以扩大其在传热工质中应用前景。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操作简单、方便,易于实现大规模生产的纳米流体制备方法,在制备过程中杜绝了强酸、强碱和强氧化剂的使用或是严苛的反应条件,仅需添加少量剥离剂,便可以制得传热系数或者导热系数较高的纳米流体。
在本发明的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备纳米流体的方法。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该方法包括:将所述膨胀石墨与剥离剂在第一基础液中混合,得到第一混合物;对所述第一混合物进行原位液相剥离处理,得到含有石墨烯纳米片的石墨烯原浆;将所述石墨烯原浆分散到第二基础液中,得到所述纳米流体。发明人发现,该方法操作简单、方便,安全环保,对膨胀石墨进行原位液相剥离处理即可获得石墨烯纳米片,反应条件较为温和,无需对膨胀石墨进行氧化处理,无需后续处理工艺,极大简化制备工艺,有利于降低成本以及实现大规模生产,石墨烯原浆中石墨烯纳米片的含量高,使得石墨烯原浆体系的稳定性较高,在剥离剂的辅助下石墨烯纳米片的剥离程度高、分散性好,进而使得纳米流体中石墨烯纳米片的分散程度高、均一、稳定性佳,且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均能保持良好的稳定性;该纳米流体中不含有分散稳定剂,降低了石墨烯纳米片与基础液之间的界面热阻,传热系数和导热系数较高,换热效果较佳;且膨胀石墨的原料充足、价廉易得,石墨烯纳米流体的生产成本低(1wt%石墨烯纳米片含量的成本约0.5元/公斤),市场竞争力较强。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基于所述膨胀石墨的总质量,所述膨胀石墨中的固定碳含量>95%。由此,获得的纳米流体的传热系数和导热系数较高,换热效果优异。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膨胀石墨的粒径5微米–1000微米。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剥离剂为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乙二醇对异辛基苯基醚、聚乙烯吡咯烷酮中的至少之一。由此,材料来源广泛,价格低,容易插入膨胀石墨中的石墨片层中,进而有利于将膨胀石墨分散成石墨烯纳米片;且无需使用强碱、强氧化剂或其它有毒有害试剂,反应条件温和,无需后续处理工艺,安全环保,有利于大规模生产。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剥离剂与所述膨胀石墨的质量比为1:10–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奥石墨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新奥石墨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6778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