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医疗器械模体及夹具及加工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811368884.0 | 申请日: | 2018-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9421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9 |
发明(设计)人: | 纪海纹;周煜忠;陈勇钢;邵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京悦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5/055 | 分类号: | A61B5/055;A61B6/00;G01D11/00;B23P15/00;B25B1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硕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51 | 代理人: | 林柳燕 |
地址: | 200438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医疗器械 夹具 加工 工艺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疗器械模体及夹具及加工工艺,模体用于大型医疗器械上校正上移动轴的精度,及X光或核磁共振光当量,包括本体,以及平行设置于所述本体两端的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所述本体内设有一基准线,所述基准线分别与所述第一部件和所述第二部件垂直。一种夹具,包括一底座,垂直设置在所述底座两侧的一对定位柱;所述一对定位柱底端与所述底座连接,顶端处还连接一定位板,所述定位板沿所述一对定位柱做升降运动。一种医疗器械模体的加工工艺,主要是对上述医疗器械模体进行加工。本发明模体的结构简单,且加工程序简单,所制造成各零部件的精度高,各部件之间的粘结精度、粘结牢度、粘结美观度等,有效地控制整体精度减少变形。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对医疗器械进行校准的模体及夹具及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模体是用在大型医疗器械上来校准设备上移动轴的精度,及X光或核磁共振光当量模体,它最终决定医疗器械的使用精度。
目前,由于一开始做模体时没有很好地控制各零部件的制造精度,及采用人工上胶的方法,所以,导致制作的模体成型后一是精度低,各零部件相互之间的粘结不可靠,并且还有脱胶的情况发生。另外,使用一段时间后还会出现整体变形。
因此,如何提高模体各零部件的制造精度、提高各零部件之间的粘结精度、粘结牢度、粘结美观度及减少变形,有效地控制粘结/装配后的整体精度等问题。依此,如何提高制作模体的质量显得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解决以上问题提供一种医疗器械模体及夹具及加工工艺,模体结构简单,简化加工程序,保证所制造各零部件的精度高,零部件之间的粘结精度、粘结牢度、粘结美观度等,有效地控制整体精度减少变形。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医疗器械模体,该模体用于大型医疗器械上校准移动轴的精度,及X光或核磁共振光当量,包括:
本体,以及平行设置于所述本体两端的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
所述本体内设有一基准线,所述基准线分别与所述第一部件和所述第二部件垂直。
优选地,所述本体为圆柱体结构,所述圆柱体结构的本体轴心处贯穿所述基准线;
所述第一部件和所述第二部件上均设有一凹槽,所述凹槽的形状与所述圆柱体结构的本体横截面形状相同,直径大小相同;
当所述圆柱体结构的本体与所述第一部件和所述第二部件连接后,所述第一部件和所述第二部件之间留有一定距离。
优选地,所述本体为管状结构,所述管状结构的本体两端分别设有与所述第一部件连接的第一盖板,以及与所述第二部件连接的第二盖板,且所述第一盖板和所述第二盖板之间垂直连接一所述基准线。
优选地,所述第一盖板和所述第二盖板的直径均在8mm左右;
所述管状结构的本体外径与所述第一部件和所述第二部件的外径大小相同。
本技术方案中,通过本体结构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方式实现基准线的设置,目的是提高基准线的张紧力,提高其直线度,保证校正的精准性。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夹具,其用于夹固上述所述医疗器械模体,包括:
一底座,垂直设置在所述底座两侧的一对定位柱;
所述一对定位柱底端与所述底座连接,顶端处还连接一定位板,所述定位板沿所述一对定位柱做升降运动。
本技术方案中,通过定位柱的设置,保证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边缘的平整性,同时通过设置的定位板能够对第一部件、本体以及第二部件有一个压紧作用,提高连接强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京悦机械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京悦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6888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