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水循环微渗作用的防止混凝土开裂的装置与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369067.7 | 申请日: | 2018-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3947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30 |
发明(设计)人: | 梅国雄;吴文兵;蒋学鹏;汪沈平;徐美娟;梁荣柱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G23/00 | 分类号: | E04G23/00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杨晓燕 |
地址: | 530004 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水循环 作用 防止 混凝土 开裂 装置 方法 | ||
1.基于水循环微渗作用的防止混凝土开裂的装置,设置于需要防止混凝土开裂的混凝土结构上,其特征在于,包括:
抽水系统,设置于混凝土结构外部,用于向混凝土结构内部注水;
渗水系统,设置于混凝土结构内部,用于水的微渗;
连接导管,用于抽水系统与渗水系统之间的连接;
所述混凝土结构为受阳光直射并且容易开裂的房屋的梁、板、柱,所述的梁主要指房屋裸露在外部的梁,所述的板主要指受阳光直射严重的屋顶的楼板,所述的柱主要指房屋的四个角的柱以及露在外部的柱;所述梁的横截面矩形分为四个相同的小的矩形,梁的渗水系统的主导管设置4条、沿梁的长度方向布置并分别布置在每个矩形的正中心,每个主导管的截面周围布置有若干与主导管垂直的次导管,次导管在主导管的长度方向等距离分布、在主导管的横截面方向等角度分布,次导管与主导管的连接部分为圆形,往混凝土延伸的方向,次导管的圆截面积逐渐减小;
所述抽水系统主要包括水箱、太阳能电池板和抽水机,水箱固定于相对混凝土结构的高处;太阳能电池板设置于水箱的上部,抽水机分别与太阳能电池板及水箱连接;
所述渗水系统包括梁的渗水系统、板的渗水系统以及柱的渗水系统,各个渗水系统均包括设置在混凝土结构内壁的导管以及附着在导管外的一层单面透水膜,所述导管包括主导管以及与主导管连接的次导管,主导管以及次导管的外部都设有若干个透水小孔,透水小孔为导管中的水向外部传递提供通道,单面透水膜使得水只从导管内往外部混凝土结构渗透、而混凝土结构中的水不往导管内渗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水循环微渗作用的防止混凝土开裂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板的截面沿宽度方向等分为两份或者多份,将板的整个投影面积分为两个或者多个相同的小的矩形,板的渗水系统的主导管的份数根据板等分的矩形个数来定,主导管沿板的长度方向布置,且主导管分别布置在每个小矩形的正中心,在主导管的周围分别对称布置若干与主导管垂直的次导管,所述次导管沿主导管的长度方向等距离间隔分布,次导管与主导管的连接部分为圆形,往混凝土延伸的方向,次导管的圆截面积逐渐减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水循环微渗作用的防止混凝土开裂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柱的横截面矩形分为四个相同的小的矩形,柱的渗水系统的主导管为4条,沿柱的高度方向布置并分别布置在每个矩形的正中心,每个主导管的截面周围布置有若干与主导管垂直的次导管,次导管在主导管的长度方向等距离分布、在主导管的横截面方向等角度分布,次导管与主导管的连接部分为圆形,往混凝土延伸的方向,次导管的圆截面积逐渐减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水循环微渗作用的防止混凝土开裂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导管上方连接水箱下部的下水管、下方伸入混凝土结构内并与混凝土结构内部的渗水系统连接,连接导管外部设置耐热型的橡胶管,橡胶管上涂上保护膜或砌于墙内。
5.一种上述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基于水循环微渗作用的防止混凝土开裂的装置防止混凝土开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在房屋的梁、板、柱混凝土结构内部留出空间设置渗水系统,在混凝土结构外部的房屋上部悬挂抽水系统,通过连接导管连接抽水系统及渗水系统;
2)抽水系统通过连接导管向混凝土结构内部的渗水系统抽装水,混凝土结构内部空间充满热水密封并与外部抽水系统的水箱相连;
3)渗水系统中的水在压力的作用下向外渗出,从而保持混凝土结构的外表面始终处在一个湿润的环境,在源头上防止房屋建筑的梁、板、柱结构表面产生裂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大学,未经广西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69067.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