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高强钢筋及其生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369283.1 | 申请日: | 2018-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7657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2 |
发明(设计)人: | 张贺佳;王金星;孔超;王全利;王雷;耿立唐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钢股份有限公司承德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38/02 | 分类号: | C22C38/02;C22C38/04;C22C38/06;C22C38/12;C21D8/08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冀科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08 | 代理人: | 赵红强 |
地址: | 067102 河北省承***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强 钢筋 及其 生产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高强钢筋及其生产方法,所述超高强钢筋的化学成分组成及其质量百分含量为:C:0.21~0.31%,Si:0.50~0.80%,Mn:1.40~1.60%,V:0.06~0.27%,Nb:0.01~0.20%,N:0.010~0.017%,Als:0.02~0.10%,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所述生产方法包括钢坯加热、钢坯轧制和轧后保温工序。本发明超高强钢筋成分设计采用较低含量的贵重合金元素,轧制后的钢筋降温时采用加盖保温罩,减缓温降速度,以利于V(C/N)的充分析出,得到的产品具有力学性能好、贵重合金元素含量少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冶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超高强钢筋及其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相比于普通钢筋,高强钢筋可以节约大量钢材,进而减轻建筑及装备的重量。建筑物重量的减轻,有利于建筑物承压部位寿命的提高和建造更复杂庞大建筑。另外,随着对节能减排的要求越来越高,高强高性能钢筋目前已备受关注。
传统钢筋强度的增加,一般采用增碳的方式实现。但是,为了确保钢筋的使用性能,尤其是焊接性能,国家标准对钢筋的碳当量有一定的要求。随着钢筋强度的增加,当钢筋屈服强度超过500MPa后,继续靠简单的增碳已难以实现,必须依靠添加其它合金元素来实现,这势必增加了生产成本。例如,沙钢研究院开发的一种超螺纹钢及其生产方法的化学成分为,C:0.21~0.32%,Si:0.40~0.80%,Mn:1.20~1.60%,V:0.18~0.24%,Nb:0.02~0.06%,Ni:0.02~0.10%,N:170~350ppm;可选成分为Ti:0.001~0.02%,Mo:0.01~0.05%,Cu:0.02~0.10%,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可知,其成分中含有较高的V、Ni、Mo贵金属元素。以目前的市场价格,单V元素一项,吨钢成本就相差很多。因此,开发低成本钢筋具有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超高强钢筋及其生产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超高强钢筋,所述超高强钢筋的化学成分组成及其质量百分含量为:C:0.21~0.31%,Si:0.50~0.80%,Mn:1.40~1.60%,V:0.06~0.27%,Nb:0.01~0.20%,N:0.010~0.017%,Als:0.02~0.10%,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本发明所述超高强钢筋的直径≤φ50mm。
本发明所述超高强钢筋的抗拉强度≥850MPa,屈服强度≥700MPa,断后延伸率≥15%,最大力伸长率≥9%。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超高强钢筋的生产方法,所述生产方法包括钢坯加热、钢坯轧制和轧后保温工序;所述轧后保温工序,轧后上冷床空冷,当温度降低至660~680℃时加盖保温罩,保温时间≥10min,温降速率≤25℃/min。
本发明所述钢坯加热工序,加热温度为1060~1190℃。
本发明所述钢坯轧制工序,开轧温度为1020~1130℃,终轧温度≥930℃,轧制压缩比≥6。
本发明超高强钢筋各组分元素的作用及设计思路:
本发明超高强钢筋各组分元素的作用如下:
C主要是起到固溶强化作用,也是提高钢材强度的主要元素之一,而且属于廉价元素,但是C含量过高会恶化塑性指标。
Si主要起到固溶强化作用,提高钢材强度,增加弹性极限,同时是一种脱氧剂,减少氧化类夹杂物,但是Si含量过高可影响塑性。
Mn主要起到延缓相变时间和降低相变温度的作用,使基体组织获得较细小的珠光体。
V是非常好的强化元素,生成的V(C/N)可以起到沉淀强化的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钢股份有限公司承德分公司,未经河钢股份有限公司承德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6928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