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检测制动器后制动底板的位置度检具在审
申请号: | 201811370605.4 | 申请日: | 2018-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564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2 |
发明(设计)人: | 王路平;朱典彬;赵星星;董佛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运达机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5/00 | 分类号: | G01B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尚欣 |
地址: | 415502 湖南省常德市***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孔位 销孔 制动底板 凸筒 检具本体 通孔 位置度检具 检测 定位垫板 制动器 安全可靠性 插入检测 同心度 位置度 检具 同心 贯穿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检测制动器后制动底板的位置度检具,包括检具本体,所述检具本体上设置有两个第一凸筒、若干第二孔位销孔和一个第二凸筒;任一所述第一凸筒上开设有第一孔位销孔,所述第二凸筒开设有第三孔位销孔;所述检具本体中部上设置有定位垫板,所述定位垫板上开设有若干通孔,所述通孔数量等于所述第二孔位销孔,且每个所述通孔同心对应有一个第二孔位销孔且两者同心度为0.1‑0.2;还包括用于插入检测后制动底板的第一孔位量销、第二孔位量销和第三孔位量销,在检测时三者分别贯穿后制动底板上的孔对应插入第一孔位销孔、第二孔位销孔和第三孔位销孔。本检具能够客观精准地判断后制动底板的位置度是否合格,检测后制动底板的安全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检测汽车制动器零部件的检具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用于检测制动器后制动底板的位置度检具。
背景技术
在汽车制动器的零部件加工过程中,不仅要求较高的尺寸精度,对于其形位公差和表面粗糙度的要求也是十分严格。上述要求的目的在于:一方面保障制动器在工作时的安全稳定性能,另一方面有利于延长制动器的使用寿命,同时减少制动器出现故障的概率。一旦出现不合格的产品需要重新进行加工或者成为废品,因此,检具的作用显得十分重要。
传统方法中汽车制动器后制动底板位置度的判断,主要是通过凭借有经验的老员工利用感官去判断后制动底板的位置度是否合格,此法由于主观性太强,容易判断失误,从而导致产品性能欠缺,制动器总体安全可靠性偏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用于检测制动器后制动底板的位置度检具,该位置度检具能够客观精准地判断后制动底板的位置度是否合格,检测后制动底板的安全可靠性。
为了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用于检测制动器后制动底板的位置度检具,所述位置度检具包括检具本体,所述检具本体上设置有两个第一孔位销孔、若干第二孔位销孔和一个第三孔位销孔;
所述检具本体中部上设置有定位垫板,所述定位垫板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二孔位销孔对应的若干通孔;
所述位置度检具还包括用于插入检测后制动底板的第一孔位量销、第二孔位量销和第三孔位量销。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每个所述通孔与其对应的所述第二孔位销孔同心度为0.1-0.2。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定位垫板与所述检具本体通过若干螺钉固定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定位垫板上设置有定位芯轴,且所述定位芯轴与所述定位垫板同心度为0.1-0.2。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孔位销孔内设置有第一衬套,第二孔位销孔内设置有第二衬套,第三孔位销孔内设置有第三衬套。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孔位销孔设有6个或8个,分别对应后制动底板上的孔。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以下有效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检具利用第一孔位量销、第二孔位量销和第三孔位量销来检测后制动底板的位置度,通过试插的方式来判断位置度是否合格,科学地避免了传统方式中凭借感官经验的误差,本检具结构简单却设计精确巧妙,制造成本低,操作简便,能够快速精准地检测后制动底板位置度是否合格,从而客观判断后制动底板的安全可靠性,有利于保障制动器的总体性能。
本发明提供的检具通过设置两个第一衬套、若干通孔和一个第二衬套,利用形状和位置限制定位的原理将需要检测的后制动底板进行定位约束,防止检测过程中后制动底板偏移或/和转动,无需检测时额外使用夹具来固定;本发明还可以利用上述原理检测后制动底板的形位是否合格,如果后制动底板形位检测不合格,即不容易放置到检具本体上,则无需进行孔位置度检测可以直接判定为不合格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运达机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湖南运达机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7060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