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中低压混合配电网层次化阻抗分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370866.6 | 申请日: | 2018-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9471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5 |
发明(设计)人: | 张波;赵永红;肖坚红;唐亮;疏奇奇;梁晓伟;张良;周宇;孙筵翔;陶晓峰;吕朋朋;周永真;许少哲;黄时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电南瑞南京控制系统有限公司;北明软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00 | 分类号: | H02J3/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30061***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低压 混合 配电网 层次 阻抗 分析 方法 | ||
1.一种中低压混合配电网层次化阻抗分析方法,其特征是,包括:
获取中低压混合配电网的网络拓扑信息;
根据预设的层次化划分规则对中低压混合配电网进行层次划分,将中低压混合配电网划分为中压配电网、低压配电网和入户电网;
基于所获取的网络拓扑信息,构建各层次配电网的等值集中阻抗模型;
基于各层次配电网的等值集中阻抗模型,建立各层次配电网的数学模型,其中,各层次配电网的数学模型为,从相应层次配电网的根节点到各叶节点的回路电压方程;
基于各层次配电网的数学模型,建立中低压混合配电网的全局数学模型,其中,全局数学模型为,以中压配电网的根节点作为全局根节点,以中压用户和低压用户作为末端节点,分别建立全局根节点到各末端节点的回路电压方程;
基于各层次配电网的数学模型,以残差平方和最小为目标分别进行局部寻优,得到各层次配电网的阻抗数据;
以局部寻优结果作为全局寻优时的阻抗初始值,求解出节点电压的初始值,进行全局迭代,实现以残差平方和最小为目标进行全局优化求解,得到中低压混合配电网的阻抗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预设的层次化划分规则包括:
将各层次配电网的起始节点作为根节点,中间过渡节点作为茎节点,末端节点作为叶节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中压配电网以110kV/10kV变压器的二次侧为根节点,以10kV母线节点为茎节点,以大用户节点为叶节点;
低压配电网以10kV/400V变压器的二次侧为根节点,以400V母线节点为茎节点,以分支箱节点为叶节点;
入户电网以分支箱节点为根节点,以用户表箱节点为叶节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中压配电网的数学模型为110kV/10kV变压器低压侧到各大用户节点的回路电压方程;
低压配电网的数学模型为10kV/400V变压器低压侧到各分支箱节点的回路电压方程;
入户电网的数学模型为各分支箱节点到相应各用户表箱节点的回路电压方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针对全局数学模型进行全局优化求解包括:
1)将全局数学模型写成矩阵一般形式为:
其中,U=[u1,u2,...,uj,...,un]T,uj为全局根节点M1的节点电压与节点j的节点电压之间的差;Z=[z1,…,z2,…zk]T,z1至zk代表中低压混合配电网中的k个未知线路阻抗,ink代表对应节点n的第k个阻抗上的电流,ε1至εn代表电压偏差;
上述矩阵可改变形式为:
uj=u0+z1ij1+z2ij2+…+zkijk+εj
其中,j=1,2,...,n,u0为末端节点电压,ijk代表对应节点j的第k个阻抗上的电流,εj代表全局根节点到用户节点j的回路电压实际值与估计值之间的偏差;
2)建立全局优化残差平方和函数为:
3)以局部寻优结果作为全局寻优时的阻抗初始值,进行全局迭代,寻找使得残差平方和Q最小的Z0,Z1,…,Zk,得到中低压混合配电网的各阻抗数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步骤3)中,利用Q分别对Z0,Z1,…,Zk求偏导并等于0,即:
令
则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得到回归参数最小二乘解为:
Z=(ITI)-1ITU。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电南瑞南京控制系统有限公司;北明软件有限公司,未经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电南瑞南京控制系统有限公司;北明软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70866.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