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弱通讯情况下的低压配电网监测补偿系统和补偿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371524.6 | 申请日: | 2018-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6122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8 |
发明(设计)人: | 刘芳;张瑜;赵春红;康渊博;宋三华;胡俊霞;宋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淮学院 |
主分类号: | H02J3/18 | 分类号: | H02J3/18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9 | 代理人: | 梁天彦 |
地址: | 463000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讯 情况 低压 配电网 监测 补偿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弱通讯情况下的低压配电网监测补偿系统,包括智能配变终端、末端电压监测仪和补偿装置,智能配变终端设置在电网配变的低压侧总线上,末端电压监测仪设在低压配电网的最长分支线末端;对低压配电网的分支线长度进行测量,若最长分支线的长度小于等于200m,则在最长的一个以上分支线末端设置补偿装置;末端电压监测仪将监测电压值反馈给智能配变终端,智能配变终端根据监测电压值判断是否发生末端低压,若发生末端低压,则控制补偿装置对线路进行无功补偿。本发明通过智能配变终端与下层补偿装置的弱通讯,进而控制补偿装置进行功率补偿,能够有效改善低压线路上的低电压水平,而不必与上层通讯并由上层来协调控制电压补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弱通讯情况下的低压配电网监测补偿系统和补偿方法,属于低压配电线路的监控技术。
背景技术
低压配电网位于电网末端,与广大用户直接相连接,对广大用户的用电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由于成本原因,一直以来低压配电网的信息采集和监控都不到位。
随着经济的发展,工业用户和商住小区的数量逐渐增多,同时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三相配电线路末端经常出现不平衡和低电压问题,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目前计量自动化系统只监测配变总出线电气量,未监测各分支线的信息,导致运维人员判别低压线路重过载、三相不平衡时无精确数据支撑,仅靠用户报修或电话反映,难以及时了解和处理缺相、失压、低电压等状况,严重影响了低压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甚至危及用户设备和人身安全。例如专利CN204046181U所公开的低压配电线路无功补偿系统,无功补偿单元安装于以变压器为起点所述供电线路的2/3-4/5位置,未监测供电线路的信息,并没有准确清楚地叙述提高电网末端的低电压的详细过程,运维人员无法判别低压线路重过载,增加了低压配电网的供电不稳定性。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弱通讯情况下的低压配电网监测补偿系统和补偿方法,对低压总线和分支线的电气运行情况进行监控,减少供电公司运维部门的劳动强度,节约人工成本,产生直接及间接的经济效益。
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弱通讯情况下的低压配电网监测补偿系统,包括智能配变终端、末端电压监测仪和补偿装置,智能配变终端设置在电网配变的低压侧总线上,末端电压监测仪设在低压配电网的最长分支线末端;对低压配电网的分支线长度进行测量,若最长分支线的长度小于等于200m,则在最长的一个以上分支线末端设置补偿装置;
若分支线的长度大于200m,则分支线从智能配变终端一侧开始,按照长度等比缩短的方式进行连续分段,下一长度的分段为上一长度分段的n%:若尾段的长度不足上一长度分段的50%,则将尾段并入上一长度分段;否则,将尾段作为单独的一段;从智能配变终端开始的第一长度分段为200m,在每个长度分段末端设置补偿装置;
末端电压监测仪将监测电压值反馈给智能配变终端,智能配变终端根据监测电压值判断是否发生末端低压,若发生末端低压,则控制补偿装置对线路进行无功补偿。
根据实际情况,会存在一些较长的分支线,但一般不会超过500m,以500m长的分支线为例,以80%的比例算,第一长度分段为200m,第二分段的长度为160m,第三分段的长度为128m,尾段的长度为2m,由于2m不足128m的一半,因此将尾段并入第三分段,最终尾段的长度为130m。同样的,如果是580m的分支线,尾段的长度为92m,由于92m超过128m的一半,因此自成一段,依然作为尾段。由于距离越长的分支线,补偿难度越大,因此采用了等比的方式进行,而非固定值设计。当然,在放置补偿装置具体位置时,可以根据具体电网布局和节点安排进行具体的调整。
优选的,n取值为60~80范围内的正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淮学院,未经黄淮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7152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