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六维力传感器在审
申请号: | 201811372150.X | 申请日: | 2018-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385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8 |
发明(设计)人: | 王勇;李春风;胡珊珊;吕仲明;刘正士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L1/22 | 分类号: | G01L1/22;G01L5/16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合肥新安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4101 | 代理人: | 何梅生 |
地址: | 230009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径向梁 浮动梁 横向通孔 竖向通孔 传感器 六维力传感器 中心台 贯通 传感器技术领域 径向设置 竖向设置 周向均布 定位孔 分辨率 上表面 下表面 应变片 底端 固连 内端 通孔 外端 支撑 保证 | ||
1.一种六维力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径向梁(2)外端连接至浮动梁(3)中部,构成T型结构的梁;各梁周向均布设置,其径向梁(2)沿径向设置,浮动梁(3)竖向设置,各所述径向梁(2)内端与中心台(1)连接;各所述浮动梁(3)的顶端和底端分别与周向支撑(4)固连,所述中心台(1)和周向支撑(4)上设置定位孔(8);
所述径向梁(2)设有贯通其上表面和下表面的径向梁竖向通孔(6)和贯通其两侧面的径向梁横向通孔(5),所述浮动梁(3)上对称设有贯通其两侧面的浮动梁横向通孔(7);所述径向梁竖向通孔(6)、所述径向梁横向通孔(5)和所述浮动梁横向通孔(7)两侧设应变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六维力传感器,其特征在于:设于各所述浮动梁(3)顶端的各所述周向支撑(4)构成整体式结构,设于各所述浮动梁(3)底端的各所述周向支撑(4)构成整体式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六维力传感器,其特征在于:两个整体式结构的所述周向支撑(4)通过均布设置于两者之间的各连接部构成一体式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六维力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周向支撑(4)分离设置,并通过传感器外壳连接为整体。
5.根据权利要求2~4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六维力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径向梁横向通孔(5)与所述径向梁竖向通孔(6)设置在径向梁(3)的两端并与其端部之间留有间距,所述径向梁横向通孔(5)与径向梁竖向通孔(6)之间留有间距。
6.根据权利要求2~4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六维力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径向梁(2)和所述中心台(1)水平设置,所述浮动梁(3)竖直设置,所述横向通孔(5)和横向通孔(7)为水平通孔,所述竖向通孔(6)为竖直通孔。
7.根据权利要求2~4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六维力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通孔(6)、所述横向通孔(5)和所述横向通孔(7)的孔型呈连通的双圆柱型孔、矩形孔、腰孔或哑铃型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六维力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梁的数量为四个,各所述梁呈90°夹角均匀布置,构成“十”字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六维力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梁的数量为三个,各所述梁呈120°夹角均匀布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六维力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台(1)为圆台或方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工业大学,未经合肥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72150.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六维力传感器
- 下一篇:基于光纤布里渊散射光的管道受力状态分析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