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热镀锌废酸液的处理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811372458.4 | 申请日: | 2018-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2662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3 |
发明(设计)人: | 陈奇;翁建坤;施先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航峰铁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C02F103/16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俞涛 |
地址: | 311200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镀锌 废酸液 处理 工艺 | ||
1.一种热镀锌废酸液的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将钢渣加入废酸液中,钢渣与废酸液的重量比为1:3,使钢渣中的金属氧化物与废酸液中的H+反应,以实现对废酸液的中和;然后加入氧化剂,使Fe2+被氧化为Fe3+;
S2:然后向经过S1处理后的废液中加入沉淀剂,沉淀剂与废液的重量比为1:100,过滤掉废水中的沉淀物,经过滤系统反复浓缩,得到高浓度盐溶液;
S3:将S2中的高浓度盐溶液通过纳滤膜分离系统进行处理,将Fe3+、Ca2+、Mg2+、Mn2+、Cl-过滤掉,得到符合排放标准的水;
沉淀剂为重量比为2:(1-1.2)的聚合氯化铁以及丙烯酰胺接枝共聚物;
所述丙烯酰胺接枝共聚物采用如下方法制备:以重量份数计,①将20-25份淀粉溶于5-7份乙醚中,然后加入0.4-0.6份马来酸酐,加热至130-140℃,回流反应3-4h后,然后冷却至95-100℃,得到酯化淀粉备用;②取由3-5份丙烯酸、0.3-0.5份过氧化苯甲酰、0.6-0.8份N-苄基丙烯酰胺、0.05-0.1份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以及1-2份丙酮混合的混合液,加入到酯化淀粉中,在95-100℃的温度下,反应40-50min,然后再加入2-3份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在100-110℃的温度下,继续反应2.5-3.5h,即可得到丙烯酰胺接枝共聚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镀锌废酸液的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淀粉为玉米淀粉、木薯淀粉以及小麦淀粉中的一种或它们的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镀锌废酸液的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S1中钢渣的粒径为10-15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镀锌废酸液的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S1中的氧化剂为20-25wt%的双氧水溶液。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镀锌废酸液的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S1中钢渣与废酸液的反应时间为3-5min。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镀锌废酸液的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S2中的反复浓缩是指:当浓缩的离子浓度为10g/L时,采用在稳压状态下3A-5A直流电下由电池组进行电解,当电解到离子浓度为3g/L时水再返回纳滤浓缩设备进行浓缩,如此循环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航峰铁塔有限公司,未经浙江航峰铁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72458.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