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球孢白僵菌和灭幼脲的杀虫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372635.9 | 申请日: | 2018-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876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01 |
发明(设计)人: | 苏贤岩;胡飞;胡本进;徐丽娜;周子燕;苏卫华;戚仁德;陈浩梁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N63/04 | 分类号: | A01N63/04;A01N47/34;A01N43/12;A01P7/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031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球孢白僵菌 灭幼脲 农用杀虫剂 杀虫组合物 化学农药 球孢白僵菌孢子 生态破坏 有效减少 作物虫害 低剂量 独脚金 速效性 内酯 制备 防治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球孢白僵菌和灭幼脲的杀虫组合物,其包括由球孢白僵菌和灭幼脲组成的有效成分,其中添加有适量的农用杀虫剂助剂,制成常用农用杀虫剂剂型。本发明通过合理利用低剂量的化学农药灭幼脲及球孢白僵菌孢子萌发促进物质独脚金内酯,大幅度提升球孢白僵菌对作物虫害的速效性和整体防治效果,可有效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降低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并能提高作物产量和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用杀虫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球孢白僵菌和灭幼脲的杀虫组合物。
背景技术
从上世纪90年代起,随着人类对环境与农产品质量安全要求的日益升高,迫使农药必须向低毒、无公害方向发展,而生物农药正是一类满足上述要求、与环境相容的绿色农药。球孢白僵菌是一种子囊菌类的虫生真菌,可以侵入6个目15科200多种昆虫、螨类的虫体内大量繁殖,同时产生白僵素(非核糖体多肽类毒素)、卵孢霉素(苯醌类毒素)和草酸钙结晶,引起昆虫中毒,打乱新陈代谢以致死亡。球孢白僵菌的分布范围很广,从海拔几米至2000多米的高山均发现过球孢白僵菌的存在,主要种类包括球孢白僵菌和布氏球孢白僵菌等,常通过无性繁殖生成分生孢子,繁殖快,易于培养。目前我国登记的以球孢白僵菌孢子为有效成分的农药品种已有22种。与多数生物防治药剂一样,目前市场上的球孢白僵菌杀虫剂也普遍存在速效性差、整体防治效果不佳的问题,导致其在市场上和生产中难以推广和大面积应用。
灭幼脲是我国独创开发的产品, 1976年由江苏省激素研究所和苏州大学首先合成一氯取代脲的类似物。通用名称:灭幼脲(chlorbenzuron、mieyuniao),又名灭幼脲Ⅲ号、苏脲Ⅰ号、一氯苯隆。灭幼脲属苯甲酰脲类昆虫几丁质合成抑制剂,为昆虫激素类农药,其作用机理为通过抑制昆虫表皮几丁质合成酶和尿核苷辅酶的活性,来抑制昆虫几丁质合成从而导致昆虫不能正常蜕皮而死亡,也能影响卵的呼吸代谢及胚胎发育过程中的DNA和蛋白质代谢,使卵内幼虫缺乏几丁质而不能孵化或孵化后随即死亡,在幼虫期施用,使害虫新表皮形成受阻,延缓发育,或缺乏硬度,不能正常蜕皮而导致死亡或形成畸形蛹死亡,因此对变态昆虫,特别是鳞翅目幼虫表现为很好的杀虫活性。
发明内容
为了提高球孢白僵菌杀虫剂速效性及防治效果,同时减少化学农药灭幼脲的使用量,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新型杀虫剂组合物。本发明将球孢白僵菌与灭幼脲进行合理组合,充分利用灭幼脲对变态昆虫的蜕皮影响效果,同时通过应用适宜的促进球孢白僵菌孢子萌发物质,提高球孢白僵菌在防治靶标昆虫体上的寄生能力,从而大大提高球孢白僵菌防治作物害虫的速效性和整体防治效果,在实际使用中具有速效性好、持效期长,防治效果好,可有效防治多种作物虫害,并使单位面积上总的化学农药用药量大幅下降,从而实现经济、高效、环保的发明目的。
本发明的含球孢白僵菌和灭幼脲的杀虫组合物,包括由球孢白僵菌和灭幼脲组成的有效成分。
本发明的含球孢白僵菌和灭幼脲的杀虫组合物,其中球孢白僵菌孢子含量为1×107~1×1010 孢子/g,优选的球孢白僵菌孢子含量为1×1010 孢子/g。
本发明的含球孢白僵菌和灭幼脲的杀虫组合物,其中灭幼脲的质量分数为1%~50%,优选的灭幼脲的质量分数为5%~15%。
本发明的含球孢白僵菌和灭幼脲的杀虫组合物,含有适宜浓度的独脚金内酯。
本发明的含球孢白僵菌和灭幼脲的杀虫组合物,通过综合筛选优化适宜的常用农药助剂,制备成为可分散油悬浮剂、可湿性粉剂、微胶囊悬浮剂或水分散性粒剂,优选的农药剂型为可分散油悬浮剂和可湿性粉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所,未经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7263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