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血瘀证患者的外用药膏及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375470.0 | 申请日: | 2018-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575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8 |
发明(设计)人: | 赵荣;庄海娜;赖明星;李雷;王祖红;王孝艳;陈涛;汪袁凤;任泽琴;梅瑞;黄梅;朱珠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中医学院 |
主分类号: | A61K36/88 | 分类号: | A61K36/88;A61K9/06;A61P9/10;A61K35/24 |
代理公司: | 成都厚为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55 | 代理人: | 李坤 |
地址: | 650021 云南省昆明市***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外用药膏 制备 血瘀证 理疗 当归 推拿 辅助作用 治疗效果 生甘草 五灵脂 治愈率 重量份 艾灸 拔罐 赤芍 刮痧 配伍 蒲黄 血瘀 瘀血 辨证 病因 中药材 体质 中医 吸收 治疗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血瘀证患者的外用药膏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材料:赤芍70份、当归30份、五灵脂15份、蒲黄10份和生甘草16份。本发明的外用药膏的原料虽然都是常见中药材,但是通过本发明的科学配伍,根据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针对瘀血体质患者的病因科学制备,能治疗各种类型的血瘀,治愈率高,通过拔罐、艾灸、推拿和刮痧等理疗配合使用,不仅提高了药效的吸收效果,起到辅助作用,而且还弥补了这类理疗的缺陷,临床实践证明能够取到非常好的治疗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血瘀证的用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血瘀证患者的外用药膏。
背景技术
凡离开经脉的血液不能及时排出和消散,而停留于体内,或血液运行不畅,瘀积于经脉或脏腑组织器官之内的均称为瘀血。由瘀血内阻而引起的病证,称为血瘀证,引起血瘀的原因有寒凝气滞气虚外伤。
血瘀证的临床主要表现为心胸憋闷疼痛,痛引肩背,并可循手少阴心经向左上肢放射,口、唇、爪甲青紫,舌质暗红,或有瘀点、瘀斑,脉涩或结、代等症状。血瘀证主要有以下类型:①瘀血内阻:其辨析要点为心前区刺痛,甚或绞痛难以忍受,舌色紫暗或有瘀点、瘀斑,脉细涩或结代。②痰浊停聚:体胖痰多之人多见,疼痛以闷痛为主,伴见身重困倦,舌苔白腻,脉象沉滑等痰浊内盛的症状。③阴寒凝滞:疼痛特点为突发性剧痛,得温痛减,伴畏寒肢冷,舌淡苔白,脉沉迟或沉紧等寒象。④气机郁滞:往往与情志因素有关,疼痛多为胀痛,舌质淡红或黯红,苔薄白,脉弦。以上痰、瘀、寒、郁亦可兼夹共见。血瘀证患者临床会表现为刺痛、痛有定处、拒按、脉络瘀血、皮下瘀斑、癥积、舌质紫暗或有瘀斑、瘀点,舍脉粗张,脉涩、无脉或脉沉弦、弦迟。该病多因素体气虚,复加劳倦忧思,致脏气失调,心气不充,气血运行不畅,血滞成瘀,闭阻心脉而成;或因素嗜膏梁厚味,好食肥甘,致痰湿内蕴,脉道受阻,血滞成瘀,或由寒邪人侵,气血凝滞等引起以上诸症。
目前市场上治疗血瘀证的药物较多,但疗效不是很显著,治疗效果不明显,目前也出现一些理疗法来辅助治疗这类病症,但是治疗周期比较长,见效慢,本发明研究出一种针对此类血瘀证患者的外用膏药,配合走罐、推拿、艾灸和刮痧,对症施治,对此类病患帮助很大,治愈率大大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血瘀证患者的外用药膏,专门用于针对刺痛、痛有定处、拒按、脉络瘀血、皮下瘀斑、癥积、舌质紫暗或有瘀斑、瘀点,舍脉粗张,脉涩、无脉或脉沉弦、弦迟等各种类型的血瘀证患者进行治疗的外用药膏,其透皮吸收快,见效快,治愈率高,制备工艺亦简单,配合配合走罐、推拿、艾灸和刮痧,对症施治,能使药力更快更均匀的吸收,还能显著提高治疗效果。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用于血瘀证患者的外用药膏,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材料:
赤芍70~90份
当归30~50份
五灵脂15~25份
蒲黄10~20份
生甘草16~26份。
进一步地,一种用于血瘀证患者的外用药膏,还可以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材料:
赤芍80份
当归40份
五灵脂20份
蒲黄20份
生甘草20份。
进一步地,一种用于血瘀证患者的外用药膏,还可以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材料:
赤芍90份
当归50份
五灵脂25份
蒲黄20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中医学院,未经云南中医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7547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