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工业磷酸铵盐-氨气生产水溶性多聚磷酸铵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376062.7 | 申请日: | 2018-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7959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30 |
发明(设计)人: | 徐保明;陈坤;陈驰;李珠叶;李高;廖义鹏;胡荣月;谢锐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1B25/40 | 分类号: | C01B25/40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智普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01 | 代理人: | 杨采良 |
地址: | 430068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工业 磷酸 铵盐 氨气 生产 水溶性 磷酸铵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工业磷酸铵盐-氨气生产水溶性多聚磷酸铵的方法。过程分两步进行:第一步,将工业磷酸铵盐与脱水脱氨剂在反应釜中混合,搅拌熔化。利用连续多级串联反应釜中在200~250℃反应时间180~300分钟内缩合成酸式多聚磷酸铵。第二步,当反应釜温度降为150~220℃时,往酸式多聚磷酸铵中加压通入0.1~1MPa氨气,反应时间60~180分钟。挤出,破碎,得到白色水溶性多聚磷酸铵粉末,无缩二脲副产物。本发明的生产过程成本低,经济效益明显,特别适用于有工业磷酸一铵生产线的企业。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肥料制备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农业用水溶性多聚磷酸铵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聚磷酸铵是一种含氮和磷的聚磷酸盐,其中氮、磷元素含量较高。当聚合度n大于20时难溶于水,通常称为高聚磷酸铵,高纯度高聚合度水不溶性长链状聚磷酸铵被用于制备高级防火涂料、阻燃塑料。当聚合度n为 2~20 时,通常称为水溶性多聚磷酸铵,是液体肥料的重要原料。低聚合度水溶性的产品可作为阻燃剂使用,也可用于高级植物营养液(液体肥),含氮11%、五氧化二磷37%的多磷酸铵溶液常用作扑灭森林和山地火灾的基本化学品,也可作建筑用木材、纺织品的防火浸渍剂。聚磷酸铵无毒无味,不产生腐蚀气体,吸湿性小,热稳定性高,是一种性能优良的非卤阻燃剂,是目前磷系阻燃剂比较活跃的研究领域。我国从20 世纪80 年代开始研制该类产品,主要用作阻燃剂。
根据文献报道,聚磷酸铵目前常用的生产方法主要是高温热聚合法,生产高聚合度的聚磷酸铵。即磷酸( 磷酸铵) 的尿素热聚法:聚合温度约为205~300℃,反应过程维持一定的氨分压,以防止APP 分解。国内主要采用正磷酸一尿素缩合法,一直处于规模小、水平低的状况,用正磷酸与尿素直接混合,控制一定的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进行缩合反应制得n ≈30 的短链状产品,由于作为原料的正磷酸中含有大量的游离水,使得反应过程逸出废气量大,对反应设备材质要求高且废气的处理系统庞大,而反应物料粘壁又影响了该工艺的规模化连续生产。以上反应所使用的磷酸均为质量较好的热法磷酸。
此外,如日本公开特许昭49-30356:采用正磷酸铵盐(如磷酸二氢铵)与尿素混合加热脱水来制取水不溶性高纯度高聚合度聚磷酸铵产品的方法,由于其反应进程缓慢,生产控制困难,产率低,能耗高,从而影响了其工业化的实施推广。国内专利200410079634.7介绍了用热法聚磷酸与尿素、三聚氰胺等缩合剂在100℃~500℃,和0.01MPa~0.35MPa 的压力下缩合反应生产得到聚合度n≤20 的中低聚合度聚磷酸铵以及高聚合度(n≥120) 聚磷酸铵,所得中低聚合度聚磷酸铵只能部分水溶、不能全水溶,当聚磷酸铵聚合度n>5 时,聚磷酸铵水溶液水不溶物将大于0.2%,已无法用于现代农业飞速发展的飞机喷施森林灭火和液体肥料飞机喷施,而当聚磷酸铵聚合度n≥8 时,聚磷酸铵水溶液水不溶物将大于1%。防城港博森化工有限公司对用热法聚磷酸与碳酸铵直接反应生产得到低聚合度聚磷酸铵水溶液进行了研究。还有其他生产方法,如气态P2O5、NH3和水蒸气反应;低级磷酸铵加热脱水等,但这些方法都因各自缺陷而较少工业化采用。农用聚磷酸铵目前在中国仅有少量生产,还未形成大规模商品出售。
目前,有采用热法磷酸、热法聚磷酸、磷酸盐来制备高、中低聚合度聚磷酸铵,但成本较高,不能全溶于水。
因此,急需一种以利用工业磷铵-氨气为主要原料生产成本低、溶解度高的白色水溶性多聚磷酸铵的生产方法。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利用工业磷酸铵盐-氨气生产水溶性多聚磷酸铵的方法。该过程分两步进行:第一步,将工业磷酸铵盐与脱水脱氨剂在反应釜中混合,搅拌熔化。利用连续多级串联反应釜内缩合成酸式多聚磷酸铵。第二步,当反应釜温度降为150~220℃时,往酸式多聚磷酸铵中加压通入0.1~1MPa氨气,挤出,破碎,得到白色水溶性多聚磷酸铵粉末,无缩二脲副产物。本发明的生产过程成本低,经济效益明显,特别适用于有工业磷酸一铵生产线的企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工业大学,未经湖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7606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