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起重机行走平衡梁轴孔加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376882.6 | 申请日: | 2018-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5201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4 |
发明(设计)人: | 周保珠;舒云峰;王玉浪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海西重机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B41/00 | 分类号: | B23B41/00;G01B11/26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赵敏玲 |
地址: | 26653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镗杆 轴孔 行走平衡 中间轴 地样 起重机 加工 轴孔中心线 轴孔中心 孔中心 全站仪 经纬仪 中心点位置 横向结构 孔中心线 平行轴孔 再次利用 加工轴 平行度 镗床 检测 配合 | ||
1.一种起重机行走平衡梁轴孔加工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利用工装方凳将行走平衡梁放置在地面上,以行走平衡梁水平腰线为基准调整行走平衡梁水平,调整后将行走平衡梁固定;
步骤(2):在地面上画出中间轴孔中心线地样线、左侧轴孔中心线地样线、右侧轴孔中心线地样线以及横向结构中心线地样线;
步骤(3):采用经纬仪确定中间轴孔的两侧端面上的中间轴孔中心点;根据确定的中间轴孔中心点确定左侧轴孔的两端面上的左侧轴孔中心点以及右侧轴孔的两端面上的右侧轴孔中心点;并在各个中心点处粘贴反光板,反光板的十字中心位置与该处中心点重合;
步骤(4):精确确定左侧轴孔中心点和右侧轴孔中心点;
所述步骤(4)中,精确确定左侧轴孔中心点和右侧轴孔中心点的方法如下:
(4-1)建立坐标系,以横向结构中心线地样线作为坐标系的X轴,中间轴孔中心线地样线作为坐标系的Y轴,沿X轴、Y轴的交点向上作为坐标系的Z轴;
(4-2)行走平衡梁前侧端面上的中间轴孔中心点处的反光板记为第一反光板,行走平衡梁前侧端面上的左侧轴孔中心点处的反光板记为第二反光板,行走平衡梁前侧端面上的右侧轴孔中心点处的反光板记为第三反光板;行走平衡梁后侧端面上的中间轴孔中心点处的反光板记为第四反光板,行走平衡梁后侧端面上的左侧轴孔中心点处的反光板记为第五反光板,行走平衡梁后侧端面上的右侧轴孔中心点处的反光板记为第六反光板;
选取放置全站仪的四个位置,第一位置位于坐标系的第三区间,第二位置位于坐标系的第二区间,第三位置位于坐标系的第四区间,第四位置位于坐标系的第一区间;
第一位置和第三位置关于Y轴对称;
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关于X轴对称;
第三位置和第四位置关于X轴对称;
(4-3)在第一位置放置全站仪,全站仪的水平度调整到0.005°以内;
利用全站仪测出第一反光板十字中心处关于X轴、Z轴的坐标,共测五次,取各个坐标的平均值作为第一反光板十字中心处的坐标,记为(x11,z11);
利用全站仪测出第二反光板十字中心处关于X轴、Z轴的坐标,共测五次,取各个坐标的平均值作为第二反光板十字中心处的坐标,记为(x2,z2);
计算第二反光板十字中心相对于第一反光板十字中心在X、Z轴的相对距离,记为△X2、△Z2,
△X2=x2-x11,其中△X2为第二反光板十字中心相对于第一反光板十字中心在X轴的相对距离;
△Z2=z2-z11,其中△Z2为第二反光板十字中心相对于第一反光板十字中心在Z轴的相对距离;
(4-4)在第三位置放置全站仪,全站仪的水平度调整到0.005°以内;
利用全站仪测出第一反光板十字中心处关于X轴、Z轴的坐标,共测五次,取各个坐标的平均值作为第一反光板十字中心处的坐标,记为(x13,z13);
利用全站仪测出第三反光板十字中心处关于X轴、Z轴的坐标,共测五次,取各个坐标的平均值作为第三反光板十字中心处的坐标,记为(x3,z3);
计算第三反光板十字中心相对于第一反光板十字中心在X、Z轴的相对距离,记为△X3、△Z3,
△X3=x3-x13,其中△X3为第三反光板十字中心相对于第一反光板十字中心在X轴的相对距离;
△Z3=z3-z13,其中△Z3为第三反光板十字中心相对于第一反光板十字中心在Z轴的相对距离;
(4-5)在第二位置放置全站仪,全站仪的水平度调整到0.005°以内;
利用全站仪测出第四反光板十字中心处关于X轴、Z轴的坐标,共测五次,取各个坐标的平均值作为第四反光板十字中心处的坐标,记为(x42,z42);
利用全站仪测出第五反光板十字中心处关于X轴、Z轴的坐标,共测五次,取各个坐标的平均值作为第五反光板十字中心处的坐标,记为(x5,z5);
计算第五反光板十字中心相对于第四反光板十字中心在X、Z轴的相对距离,记为△X5、△Z5,
△X5=x5-x42,其中△X5为第五反光板十字中心相对于第四反光板十字中心在X轴的相对距离;
△Z5=z5-z42,其中△Z5为第五反光板十字中心相对于第四反光板十字中心在Z轴的相对距离;
(4-6)在第四位置放置全站仪,全站仪的水平度调整到0.005°以内;
利用全站仪测出第四反光板十字中心处关于X轴、Z轴的坐标,共测五次,取各个坐标的平均值作为第四反光板十字中心处的坐标,记为(x44,z44);
利用全站仪测出第六反光板十字中心处关于X轴、Z轴的坐标,共测五次,取各个坐标的平均值作为第六反光板十字中心处的坐标,记为(x6,z6);
计算第六反光板十字中心相对于第四反光板十字中心在X、Z轴的相对距离,记为△X6、△Z6,
△X6=x6-x44,其中△X6为第六反光板十字中心相对于第四反光板十字中心在X轴的相对距离;
△Z6=z6-z44,其中△Z6为第六反光板十字中心相对于第四反光板十字中心在Z轴的相对距离;
(4-7)计算△X23=|△X2-△X3|;
△Z23=|△Z2-△Z3|;
△X56=|△X5-△X6|;
△Z56=|△Z5-△Z6|;
(4-8)如果|△X23-△X56|<0.2mm,
且|△Z23-△Z56|<0.2mm,则认为左侧轴孔中心点和右侧轴孔中心点精确确定;
否则,调整第五反光板和第六反光板的位置,重新进行步骤(4-3)~步骤(4-8);
步骤(5):在中间轴孔中心点、左侧轴孔中心点处、右侧轴孔中心点处以各自中心点为基准画出加工轮廓线以及基准圆,其中基准圆的半径比相应位置的加工轮廓线的半径大100mm;
步骤(6):在中间轴孔中心点处架设第一镗杆,利用第一镗杆加工中间轴孔;在左侧轴孔中心点处架设第二镗杆,利用第二镗杆加工左侧轴孔;在右侧轴孔中心点处架设第三镗杆,利用第二镗杆加工右侧轴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海西重机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青岛海西重机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76882.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动孔口倒角装置
- 下一篇:一种工业用钢板侧边钻孔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