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穿戴式安全气囊在审
申请号: | 201811377488.4 | 申请日: | 2018-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759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9 |
发明(设计)人: | 汤晖;冯兆阳;朱钟源;廖智燊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41F9/00 | 分类号: | A41F9/00;A41D13/015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张春水;唐京桥 |
地址: | 51006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带条 穿戴 气囊带 安全气囊 点火元件 薄壳 腰带 主控电路模块 控制电路 覆盖 安全防护设备 气体发生剂 长条结构 外壳内部 正常活动 装饰腰带 便携性 体积小 轻便 填充 申请 |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穿戴式安全气囊,包括:主控电路模块、腰带带条和气囊带;主控电路模块具体包括:外壳、控制电路和点火元件;控制电路和点火元件均设置于外壳内部;外壳与腰带带条固定连接;腰带带条具体包括:带条主体和覆盖薄壳;覆盖薄壳覆盖于带条主体的一侧;带条主体和覆盖薄壳之间包裹有长条结构的气囊带;气囊带中填充有气体发生剂;气囊带的一端与点火元件连接。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穿戴式安全气囊,整体结构与普通的装饰腰带相似,整体体积小,穿戴轻便,且不影响使用者正常活动,解决了现有的便携式安全防护设备体积过于庞大,穿戴过于累赘导致的便携性差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安全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穿戴式安全气囊。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技术的成熟,安全气囊已经发展得非常成熟,尤其是在汽车生产领域,安全气囊的存在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很多人在发生危险的时候得到保护,可见安全防护产品十分重要。然而,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仍然有很多人在进行户外活动的时候,由于没有像汽车安全气囊这样的防护装置保护,而便携式的安全气囊也随这种需求而诞生。
然而现有的便携式安全防护设备主要是背包式安全气囊,体积过于庞大,穿戴过于累赘,使得很多人不愿意去穿戴这些安全防护设备,造成了现有的便携式安全防护设备的便携性差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穿戴式安全气囊,用于解决现有的便携式安全防护设备的便携性差的技术问题。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穿戴式安全气囊,包括:主控电路模块、腰带带条和气囊带;
所述主控电路模块具体包括:外壳、控制电路和点火元件;
所述控制电路和所述点火元件均设置于所述外壳内部;
所述外壳与所述腰带带条固定连接;
所述腰带带条具体包括:带条主体和覆盖薄壳;
所述覆盖薄壳覆盖于所述带条主体的一侧;
所述带条主体和所述覆盖薄壳之间包裹有长条结构的所述气囊带;
所述气囊带中填充有气体发生剂;
所述气囊带的一端与所述点火元件连接。
优选地,所述控制电路具体包括:微处理器电路和传感器元件;
所述传感器元件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微处理器电路的输入端通信连接。
优选地,所述传感器元件具体包括:加速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
优选地,控制电路具体为MEMS集成传感电路。
优选地,还包括:手动触发开关;
所述手动触发开关设置于所述外壳的外表面,且所述手动触发开关信号输出端与所述控制电路通信连接。
优选地,所述覆盖薄壳上设置有两条开口缝;
所述开口缝分别设置于所述覆盖薄壳总长的1/4位置处及所述覆盖薄壳总长的3/4位置处。
优选地,所述气囊带气体发生剂具体为氮化钠。
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工业大学,未经广东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7748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纳米智能元素纤维织物保健服
- 下一篇:一种充气式安全腰带及其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