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固相反应制备纯相汉紫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377825.X | 申请日: | 2018-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372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8 |
发明(设计)人: | 阮明岳;鲁义东;陈宏善;魏太保;李玉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C01B33/20 | 分类号: | C01B33/20 |
代理公司: | 兰州智和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2201 | 代理人: | 张英荷 |
地址: | 730070 甘肃***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相反应 恒温煅烧 研磨 压片 制备 修复 缓慢加热 玛瑙研钵 样品自然 一次煅烧 原料混合 混合物 高纯度 管式炉 放入 冷却 考古 应用 研究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固相反应制备纯相汉紫BaCuSi2O6的方法,是以高纯度的BaCO3(99.99%),CuO(99.99%),SiO2(99.99%)为原料,混合后放在玛瑙研钵中充分研磨至原料混合均匀;再将混合均匀的原料进行压片,然后放入管式炉中缓慢加热到1000℃~1100℃,恒温煅烧温度10~12h;将经一次煅烧后的混合物进行再次研磨,压片,再次在1000℃~1100℃恒温煅烧20~24h;样品自然冷却到室温,即得纯相BaCuSi2O6,使其更好地利用在磁学研究中。不仅如此,纯相的BaCuSi2O6在修复古代陶俑,特别是汉代陶俑有着非常高的应用价值和商业前景,对于俑器的考古修复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纯相BaCuSi2O6的制备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固相反应制备纯相BaCuSi2O6的方法,属于材料合成领域。
背景技术
汉紫,BaCuSi2O6是一种古老的颜料,科学家第一次在汉朝的俑器中将它发现,所以又被称为汉紫。BaCuSi2O6在自然界中极少存在,但当今的科学技术已经可以将它在实验室合成。最新的科学技术表明BaCuSi2O6具有优良的近红外发光特性,在生物医学成像,安全油墨,硅激光放大器,激光技术,光学传感器方面都有许多潜在价值。
BaCuSi2O6是一个准自旋二聚体系统,在低温时磁性变得更加复杂。BaCuSi2O6在结构二聚化量子自旋系统在这些研究中起到卓越的作用,BaCuSi2O6还是研究高磁场中的玻色-爱因斯坦凝聚(BEC)的理想材料,其为研究玻色-爱因斯坦凝聚(BEC)提供了理想材料,成为物理学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
BaCuSi2O6传统的制备方法主要有两种,分别是固相法和水热法。但是目前文献报道的结果显示,这两种方法制备的BaCuSi2O6均有杂相生成且这些副产物难以除去。水热法生成BaCuSi2O6的产率很低,只能达到70%~ 80%,副产物含量多,一般为BaSi2O5。固相法制备BaCuSi2O6通常在高温下反应,并伴随有副产物生成,一般为BaCuSi2O7,而且副产物难以除去。由于存在这些副产物,导致在研究其磁性质时对于现象的解释存在障碍,无法排除杂质相的影响。传统固相法合成BaCuSi2O6的具体步骤是将BaCO3(99.99%),CuO(99.99%),SiO2(99.99%)以1:1:2的物质的量比进行混合,然后将混合均匀的混合物放入小瓷盅里,然后直接放入箱式炉进行煅烧。传统固相法得到BaCuSi2O6的产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名正是针对现有技术合成BaCuSi2O6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纯相的BaCuSi2O6制备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师范大学,未经西北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7782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