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凝露模式控制方法与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1378057.X | 申请日: | 2018-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051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1 |
发明(设计)人: | 应必业;颜景旭;陈伟;古汤汤;冷泠 | 申请(专利权)人: | 奥克斯空调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1/41 | 分类号: | F24F11/41;F24F11/65;F24F11/64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余剑琴 |
地址: | 315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凝露 预设定 模式控制 空调 空调领域 判断依据 室内环境 室外环境 制冷效率 导风门 阈值时 盘管 贴合 概率 客户 | ||
1.一种空调防凝露模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防凝露模式控制方法包括:
获得空调的导风门运行角度、室内环境温度、室外环境温度以及盘管温度;
判断空调的导风门运行角度是否小于预设定的第一阈值、室内环境温度是否小于预设定的第二阈值、室外环境温度是否小于预设定的第三阈值以及盘管温度是否大于预设定的第四阈值,其中,第二阈值小于第三阈值;
当空调的导风门运行角度小于预设定的第一阈值、室内环境温度小于预设定的第二阈值、室外环境温度小于预设定的第三阈值以及盘管温度大于预设定的第四阈值时,则认为满足防凝露条件并控制空调进入防凝露模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防凝露模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防凝露模式控制方法还包括:
获得空调进入防凝露模式时的在先室内环境温度,在预设定的时间后获得当前室内环境温度;
判断在先室内环境温度与当前室内环境温度的差值是否在预设定的阈值范围内;
当在先室内环境温度与当前室内环境温度的差值不在预设定的阈值范围内且当前不再满足防凝露条件时,控制空调退出防凝露模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防凝露模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空调退出防凝露模式的步骤包括:
控制空调的中风档运行频率为当前运行频率的M2%、控制空调的低风档运行频率为当前运行频率的N2%以及控制静音档运行频率为当前运行频率的L2%以退出防凝露模式,其中,M2%>N2%>L2%>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防凝露模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得空调的导风门运行角度、室内环境温度、室外环境温度以及盘管温度的步骤包括:
接收安装于空调的导风门的角度传感器(101)传输的导风门运行角度、安装于室内的第一温度传感器(102)传输的室内环境温度、安装于室外的第二温度传感器(103)传输的室外环境温度以及安装于盘管的第三温度传感器(104)传输的盘管温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防凝露模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空调进入防凝露模式的步骤包括:
控制空调的中风档运行频率为当前运行频率的M1%、控制空调的低风档运行频率为当前运行频率的N1%以及控制静音档运行频率为当前运行频率的L1%以进入防凝露模式,其中,1>M1%>N1%>L1%。
6.一种空调防凝露模式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防凝露模式控制装置包括:
信息获得单元(301),用于获得空调的导风门运行角度、室内环境温度、室外环境温度以及盘管温度;
判断单元(302),用于判断空调的导风门运行角度是否小于预设定的第一阈值、室内环境温度是否小于预设定的第二阈值、室外环境温度是否小于预设定的第三阈值以及盘管温度是否大于预设定的第四阈值,其中,第二阈值小于第三阈值;
防凝露模式进入单元(303),用于当空调的导风门运行角度小于预设定的第一阈值、室内环境温度小于预设定的第二阈值、室外环境温度小于预设定的第三阈值以及盘管温度大于预设定的第四阈值时,则认为满足防凝露条件并控制空调进入防凝露模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防凝露模式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信息获得单元(301)还用于获得空调进入防凝露模式时的在先室内环境温度,在预设定的时间后获得当前室内环境温度;
所述判断单元(302)还用于判断在先室内环境温度与当前室内环境温度的差值是否在预设定的阈值范围内;
所述空调防凝露模式控制装置还包括:
防凝露模式退出单元(304),用于当在先室内环境温度与当前室内环境温度的差值不在预设定的阈值范围内且当前不再满足防凝露条件时,控制空调退出防凝露模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奥克斯空调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奥克斯空调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78057.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