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麦克风和K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381789.4 | 申请日: | 2018-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109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1 |
发明(设计)人: | 谭亚明;刘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视家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0H1/36 | 分类号: | G10H1/36;G10L21/0208;H04R1/08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晨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84 | 代理人: | 张婧 |
地址: | 100081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麦克风 发射指令 软件保护器 电源按键 连接成功 芯片 微控制单元MCU 超高频UHF 发射芯片 信号传输 终端连接 终端显示 终端 发送 传输 | ||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麦克风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麦克风和K歌方法。本发明中的麦克风包括:电源按键、微控制单元MCU和超高频UHF发射芯片;MCU用于,在确定电源按键被开启时向UHF发射芯片发送发射指令;UHF发射芯片用于,接收发射指令并根据发射指令产生UHF信号,并将UHF信号传输给与终端连接的软件保护器;其中,软件保护器在确定接收到UHF信号后产生连接成功信号,并通过将连接成功信号传输给终端使终端显示K歌界面。使得用户在进行K歌界面的切换时操作更加简单,从而提高了用户的体验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麦克风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麦克风和K歌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人们娱乐方式的多样化,K歌在人们的生活中逐渐得到推广,不论是在KTV等娱乐场所进行K歌还是在家庭场所进行K歌,一般都需要一套完备的K歌设备。
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当演唱者需要实现对K歌界面的歌曲以及歌手的搜索,或者需要实现对K歌界面进行切歌、暂停以及音量的增减时,往往需要通过遥控设备与麦克风的结合来共同实现搜索或控制过程,操作相对繁琐,因此影响用户的体验。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一种麦克风和K歌方法,使得用户在进行K歌界面的切换时操作更加简单,从而提高了用户的体验效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麦克风,包括以下步骤:语音按键用于,在被开启时接收用户输入的语音信息,并将语音信息传输给MCU;MCU用于,在确定语音按键被开启时接收语音按键传输的语音信息,并将语音信息传输给UHF发射芯片;UHF发射芯片用于,将语音信息传输给与终端连接的软件保护器;其中,软件保护器用于将语音信息传输给终端,使终端根据语音信息进行K歌界面的切换。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K歌方法,包括:语音按键在被开启时接收用户输入的语音信息,并将语音信息传输给MCU;MCU在确定语音按键被开启时接收语音按键传输的语音信息,并将语音信息传输给UHF发射芯片;UHF发射芯片将语音信息传输给与终端连接的软件保护器;其中,软件保护器用于将语音信息传输给终端,使终端根据语音信息进行K歌界面的切换。
本发明实施方式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在对K歌界面进行切换时,只需要通过语音按键接收用户的语音信息,并将语音信息经过MCU和UHF发射芯片传输给终端,从而使终端根据语音信息切换到相应的搜索界面或控制界面,使操作过程更加简单,从而提高了用户的体验效果。
另外,MCU具体用于,根据语音按键所连接电路的电压变化确定语音按键被开启。该实现中,当语音按键被人为按下进行开启时,会引起语音按键所连接的电路电压发生变化,因此,MCU通过语音按键所连接的电路的电压变化,可以更加直接方便的确定出语音按键的开启状态。
另外,MCU还用于,将语音信息进行去噪处理,并将去噪处理后的语音信息传输给UHF发射芯片。该实现中,通过MCU对语音信息进行去噪处理,可以使终端所获取的语音信息更加准确,从而对K歌界面进行准确的切换。
另外,UHF发射芯片具体用于,通过无线传输的方式将语音信息传输给软件保护器,其中,UHF发射芯片与软件保护器匹配连接。
另外,软件保护器包括至少一个UHF接收芯片;UHF发射芯片具体用于,将语音信息传输给任意一个UHF接收芯片。
另外,语音按键具体用于,在外力的作用下发生形变,并通过形变实现连接电路的电压变化。
另外,MCU还用于,对UHF发射芯片的状态进行监控,若确定UHF发射芯片在预设时间内未将语音信息传输给软件保护器,则重新将语音信息传输给UHF发射芯片。该实现中,MCU确定UHF发射芯片在预设时间内未将语音信息传输给软件保护器,通过重新将语音信息传输给UHF发射芯片,减少由于通信故障造成UHF发射芯片无法接收到语音信息的情况发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视家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未经新视家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8178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