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支撑结构及钢架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811382983.4 | 申请日: | 2018-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357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8 |
发明(设计)人: | 黄河;陆万柱;夏春颖;黄嘉民;许爱易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二局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C5/16 | 分类号: | E04C5/16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崔振 |
地址: | 100000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马凳 支撑结构 上层钢筋 支撑架 钢架结构 保护层 建筑施工工具 压型钢板 依次设置 组合楼板 偏移 踩踏 预设 验收 施工 支撑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支撑结构及钢架结构,涉及建筑施工工具技术领域。一种支撑结构,包括多个马凳,多个马凳沿预设方向依次设置,且相邻的两个马凳相互连接形成支撑架。本支撑结构通过将马凳连接起来形成对上层钢筋支撑的支撑架,既能够减少在踩踏施工时单个马凳的偏移,也能够增加整个支撑架的强度,从而能够确保上层钢筋的位置,使得上层钢筋的保护层厚度达到验收标准,解决了压型钢板组合楼板中保护层厚度难以控制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工具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支撑结构及钢架结构。
背景技术
在钢筋混凝土构件中的马凳和垫块,一般放置于钢筋和模板之间,固定钢筋位置,是必不可少的工件之一。现浇平面构件中固定上层钢筋位置的支撑钢筋称为“马凳”。有许多支座上部钢筋都处于漂浮状态,马凳的位置决定了构件的承载能力,同时确保了两层钢筋之间的间距,决定了上层钢筋的保护层的厚度。而且上部受力纵筋的位置,全靠马凳来架起并固定。混凝土垫块又叫钢筋保护层垫块,是在砖混结构里以及框架结构里,主要用来确定下层钢筋位置,同时决定了钢筋保护层的厚度。
不同的马凳结构及其铺设技术对混凝土保护层合格率及建筑质量影响极大。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荷载的重力以及施工职员混乱的踩踏,现有的马凳结构难以确保楼板上层钢筋的位置,从而导致上层钢筋的保护层质量无法达到国家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要求,这已成为建筑质量的一大通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支撑结构,能够确保上层钢筋的位置,使得上层钢筋的保护层厚度合格。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架结构,利用上述支撑结构来确定上层钢筋的位置,使得上层钢筋的保护层厚度合格。
本发明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支撑结构,包括多个马凳,所述多个马凳沿预设方向依次设置,且相邻的两个马凳相互连接形成支撑架。
可选地,所述马凳包括第一段以及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二段,所述第一段连接于所述第二段之间,且所述两个第二段之间的距离沿第一方向逐渐增大,所述相邻两个所述马凳中的所述第二段相交且形成V型支撑槽。
可选地,多个所述马凳并排设置,所述第二段远离所述第一段的一端为第一支撑端,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支撑端固定连接且形成所述V型支撑槽。
可选地,所述第一段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底部朝向靠近所述第二段的方向凸出。
可选地,所述多个马凳一体成型形成所述支撑架。
可选地,所述马凳包括第三段以及相对设置的两个第四段,所述第三段连接于所述第四段之间,所述第四段远离所述第三段的一端为第二支撑端,相邻的两个所述马凳之间通过第五段连接,所述第五段相对于所述第二支撑端靠近所述第三段。
可选地,所述第五段设置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的底部朝向靠近所述第二支撑端的方向凸出。
可选地,所述支撑结构还包括伸缩组件,所述伸缩组件包括固定件和伸缩件,所述固定件设置于所述支撑架长度方向的一端,所述伸缩件沿第二方向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固定件。
可选地,所述固定件背离所述支撑架的一端开设有螺纹孔,所述伸缩件与所述固定件螺纹连接。
一种钢架结构,包括钢架结构本体及上述的支撑结构,所述钢架结构本体包括上层钢筋,所述支撑结构用于支撑所述上层钢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包括,例如:
本支撑结构通过将马凳连接起来形成支撑架,既能够避免在踩踏施工时单个马凳位置的偏移,同时也能够增加整个支撑架的强度,而且能够确保上层钢筋的位置,使得上层钢筋的保护层厚度达到验收标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二局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建二局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8298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