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租赁费用设定装置、设定方法以及租赁费用设定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1383673.4 | 申请日: | 2018-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085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8 |
发明(设计)人: | 井形弘;桜田伸;阵内邦明;八田素嘉;廣瀬祥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L53/66 | 分类号: | B60L53/66;G06Q30/02;G06Q30/06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5 | 代理人: | 苏萌萌;权太白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租赁费用 租金 蓄电池 折扣率 装载量 电力消耗量 管理服务器 老化度 地域 充电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租赁费用设定装置、租赁费用设定方法以及租赁费用设定系统。管理服务器在利用方式为蓄电池租借的情况下,执行包括如下步骤的处理,即:设定第一月租金的基本费,且设定基于蓄电池的装载量、容量、制造商、初始老化度、电力消耗量、急速充电的执行次数、利用地域和利用期间的折扣率的步骤;以及决定第一月租金的步骤,而在利用方式为车辆租借的情况下,执行包括如下步骤的处理,即:设定第二月租金的基本费,且设定基于蓄电池的装载量、车辆的利用地域和利用期间的折扣率的步骤;决定第二月租金的步骤;以及决定月租金的总额的步骤。
技术领域
本公开内容涉及一种电动汽车或者被搭载于电动汽车上的蓄电装置的租赁费用的设定。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公知一种将电动汽车或者被搭载于电动汽车上的蓄电池借给利用者从而征收租赁费用的租赁系统。例如,在日本特开2002-291110号公报中,公开了一种通过测量与蓄电池的充放电相关的使用数据,从而根据该使用数据来设定租赁费用的技术。
发明内容
作为上文所述的电动汽车的利用方式,利用者能够选择例如将电动汽车分为蓄电池部分和蓄电池以外的车辆部分,并对任意一方采用租赁方式,而对另一方采用购买方式,或者对双方采用租赁或者购买的方式等利用方式。在这种情况下,根据电动汽车的使用方法,有时在蓄电池部分与车辆部分之间,其老化的进展程度会有所不同。因此,在利用者选择上文所述的这种利用方式的情况下,要求在综合性地考虑与蓄电池部分以及车辆部分的各自相关联的各种特性的基础上,对于所选择的利用方式设定合适的租赁费用。
本公开内容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综合性地考虑与电动汽车的蓄电池部分以及车辆部分的各自相关联的特性的基础上,根据所选择的利用方式而设定合适的租赁费用的租赁费用设定装置、租赁费用设定方法以及租赁费用设定系统。
本公开内容的某个局面所涉及的租赁费用设定装置为,搭载了蓄电装置的电动汽车的租赁费用设定装置。该租赁费用设定装置具备:存储装置,其对蓄电装置的利用方式是否为租赁、以及除了蓄电装置以外的电动汽车的车辆部分的利用方式是否为租赁进行存储;设定装置,其根据利用开始时的蓄电装置的初始状态、利用中的电动汽车的驾驶历史、以及利用中的环境历史中的至少任意一项,而对在蓄电装置的利用方式为租赁的情况下的每预定期间的第一租赁费用、和在车辆部分的利用方式为租赁的情况下的每预定期间的第二租赁费用进行设定。
当采用这种方式时,因为能够根据利用开始时的蓄电装置的初始状态、利用中的电动汽车的驾驶历史、以及利用中的环境历史中的至少任意一项而适当地设定第一租赁费用和第二租赁费用,所以利用者对于费用能够获得较高的满意度。
在某个实施方式中,设定装置在利用开始时的蓄电装置的装载量不同的情况下,对于第一租赁费用和第二租赁费用中的至少任意一项设定不同的费用。
当采用这种方式时,因为在利用开始时的蓄电装置的装载量不同的情况下,根据装载量从而使的施加在车辆部分上的负载会有所不同,或者,蓄电装置的容量会不同,所以通过在装载量不同的情况下设定不同的费用,从而能够合适地设定第一租赁费用和第二租赁费用。
在某个实施方式中,设定装置在利用开始时的蓄电装置的容量不同的情况下,对于第一租赁费用设定不同的费用。
当采用这种方式时,因为在蓄电装置的容量不同的情况下,蓄电装置的成本会不同,所以通过设定不同的费用,从而能够适当地设定第一租赁费用。
在某个实施方式中,设定装置在利用开始时的蓄电装置的制造商不同的情况下,对于第一租赁费用设定不同的费用。
当采用这种方式时,因为根据蓄电装置的制造商,即使是相同容量的蓄电装置其输入输出性能或者耐用性也会不同,所以通过设定不同的费用,从而能够适当地设定第一租赁费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8367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