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体压胚与烧结成型高导热碳晶智能电热陶瓷板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383813.8 | 申请日: | 2018-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001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1 |
发明(设计)人: | 董雄伟;陈悟;朱立成;唐彬;王训该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纺织大学 |
主分类号: | C04B35/14 | 分类号: | C04B35/14;C04B35/622;C04B41/86;H05B3/22 |
代理公司: | 武汉知产时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238 | 代理人: | 郝明琴 |
地址: | 430000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热陶瓷板 碳晶板 制备 烧结成型 压胚 表面层 发热层 高导热 隔热基 碳晶 微孔 智能 导热 导热性能 发热元件 隔热性能 绝缘性能 热量传递 碳纤维 氧化铍 石棉 发热 应用 | ||
1.一体压胚与烧结成型高导热碳晶智能电热陶瓷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含如下步骤:
(1)微孔隔热基底层的制备:通过发泡剂工艺配置的微孔隔热基底层陶泥(粉),然后平铺于胚体模具底层;
(2)发热层的制备:将碳晶板直接铺设在微孔隔热基底层陶泥(粉)上,并用胚体粉料均匀覆盖,其施料厚度为胚体模具总厚度的0.4~0.6,平整后压胚;
(3)铺设方式与结构设计:碳晶板以平铺在微孔隔热基底层平面上;碳晶板电热层中的温度传感器预留空腔及导线槽规格及设计,针孔状温度传感器置于空腔内部,碳晶板的两端预埋至电极端子孔位置,并由外接铜丝导线沿导线槽连接至智能数据控制装置;
(4)压胚与烧结成型:分层布料完成后,在模具中进行压胚或定型,其中粉料胚体压胚条件为压强不低于30MPa,压胚或定型完成后出模得半成品,干燥后放入窑炉烧结得到成品;
(5)表面层的制备:称取适量陶瓷釉料的原料,将称量好的陶瓷釉料原料放入到球磨机中进行球磨,球磨时间1~3h,然后加入占釉料质量2~4%的葡萄糖,再次球磨1~3h,得到的釉浆施加在步骤(4)制备的陶瓷坯体上,经干燥后在1000~1400℃下烧结获得陶瓷板,优选地,烧成制度为常温~850℃,升温时长为10min,850℃~1100℃,升温时长为7min,1100℃保温10min,最后冷却15min,制得电热陶瓷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压胚与烧结成型高导热碳晶智能电热陶瓷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微孔隔热基底层厚度为胚体模具总厚度的0.4~0.6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压胚与烧结成型高导热碳晶智能电热陶瓷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微孔隔热基底层陶泥(粉)料主要成分及含量为:50~70%的SiO2,5~10%的TiO2,5~10%的石棉纤维,5~10%的碳化钙,5~10%的氢氧化钙,5~10%的双氧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压胚与烧结成型高导热碳晶智能电热陶瓷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发热层的发热元件为碳晶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压胚与烧结成型高导热碳晶智能电热陶瓷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碳晶板发热层陶泥(粉)料主要成分及含量为:45~55%的SiO2,26~30%的Al2O3,10~15%的碳纤维(粉),1~2%的Fe2O3,2~5%的TiO2,1~2%的CaO及1~2%的MgO。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压胚与烧结成型高导热碳晶智能电热陶瓷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所述窑炉烧结温度为1000~140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压胚与烧结成型高导热碳晶智能电热陶瓷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所述窑炉烧结时间为1~3h。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压胚与烧结成型高导热碳晶智能电热陶瓷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所述陶瓷釉料其组成为:19~22%的钾长石,3~5%的烧滑石,7~9%的方解石,7~9%的球土,19~21%的烧高岭土,24~26%的熔块,10~15%的氧化铍,1~2%的烧氧化锌,1~2%的烧氧化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纺织大学,未经武汉纺织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83813.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