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振动陀螺自动装配装置及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384223.7 | 申请日: | 2018-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0664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5 |
发明(设计)人: | 李绍良;赵万良;荣义杰;包旭光;应俊;马善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航天控制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C19/5783 | 分类号: | G01C19/5783 |
代理公司: | 上海元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323 | 代理人: | 包姝晴;徐雯琼 |
地址: | 20023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振动 陀螺 自动 装配 装置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振动陀螺自动装配装置及其方法,该振动陀螺自动装配装置,包含:夹持工装,用于夹持组成振动陀螺的各个陀螺组件,所述的夹持工装设置于一工作台的底座上,夹持工装为一空心圆柱套筒,所述的圆柱套筒轴向垂直于底座基面,在底座上设有一安装基面,所述的安装基面与底座基面平行;若干轴对称分布的压电驱动器,其设置于安装基面上,所述的压电驱动器沿安装基面圆周向均匀分布;位置传感器,其分别设置于陀螺组件之间,用于检测待装配振动陀螺的多个轴向间隙,产生多路检测信号;控制模块,其输入端连接于位置传感器,输出端连接于压电驱动器,控制模块根据检测信号控制压电驱动器驱动,使得振动陀螺装配间隙达到轴对称状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惯性器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振动陀螺自动装配装置及其方法。
背景技术
陀螺仪是测量运动物体旋转角速度或角度的惯性器件,在卫星平台、战术制导武器、惯性导航、无人驾驶等领域均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各应用领域的技术发展,惯性测量系统对陀螺仪的精度、体积、功耗、成本等指标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其中轴对称结构的振动陀螺是一种基于科里奥利效应的固体振动陀螺,具有结构简单、精度较高、体积小、重量轻、成本低、可靠性高等优异特性,轴对称结构的振动陀螺主要有半球谐振陀螺、金属壳振动陀螺,以及基于MEMS工艺的微机械陀螺等。MEMS微机械陀螺采用集成制造工艺,解决需后续精密装配的问题,然而其精度较低,应用领域主要限制在工业控制、消费电子、战术武器等领域。半球谐振陀螺、金属壳振动陀螺等轴对称结构的针对陀螺具有精度高、可靠性好、工作寿命长等优点,在航天航天、战术武器、惯性导航等军民各领域均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轴对称结构的振动陀螺基本结构由轴对称结构谐振子、激励罩、检测基座等组件精密装配而成,轴对称结构谐振子与激励罩(或检测基座)之间有一个微小的工作间隙,轴对称结构的振动陀螺精密装配的核心即为精确控制该间隙的大小,以及该间隙在360°轴向范围内的均匀性。装配间隙的精密控制水平直接影响陀螺的整体性能指标。
现有的轴对称结构的振动陀螺装配一般都采用螺杆进行定位装配,专利CN103644901 A提出了一种用于半球谐振陀螺敏感表头的装配夹具及装配检测系统,采用深度千分尺代替螺杆进行手动微调。在实际使用时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1)螺杆和深度千分尺调整的精度不够,不能进行微量位移的调整,驱动定位精度在微米量级及以上,装配精度低;
(2)调节螺杆和深度千分尺调整完成后有部分微量移动,造成调整好的间隙又出现较大的偏差,间隙调整期间需反复手动调整,装配效率较低;
(3)需要根据位移传感器检测的结果进行手动反复调整,装置操作复杂、自动化智能化程度低,装配重复性一致性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振动陀螺自动装配装置及其方法,可以实现纳米级的驱动与定位,将装配精度由微米级提升至纳米级,且装配过程自动化程度高,可大幅提升装配效率。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振动陀螺自动装配装置,其特点是,包含:
夹持工装,用于夹持组成振动陀螺的各个陀螺组件,所述的夹持工装设置于一工作台的底座上,所述的夹持工装为一空心圆柱套筒,所述的圆柱套筒轴向垂直于底座基面,在所述底座上设有一安装基面,所述的安装基面与底座基面平行;
若干轴对称分布的压电驱动器,其设置于安装基面上,所述的压电驱动器沿安装基面圆周向均匀分布;
位置传感器,其分别设置于陀螺组件之间,用于检测待装配振动陀螺的多个轴向间隙,产生多路检测信号;
控制模块,其输入端连接于位置传感器,输出端连接于压电驱动器,所述的控制模块根据检测信号控制压电驱动器驱动,使得振动陀螺装配间隙达到轴对称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航天控制技术研究所,未经上海航天控制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8422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