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反气泡运输装置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384670.2 | 申请日: | 2018-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8964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5 |
发明(设计)人: | 邹俊;王位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19/02 | 分类号: | B01D19/02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林超 |
地址: | 310058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气泡 运输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反气泡运输装置方法。包括容器、气室、鼓气管、泡沫层、进气管、出气管,容器内储存有制备反气泡的液体,气室底部开口端有一泡沫层且端口与液面相接触,泡沫层位于液体表面,反气泡位于泡沫层底部,气室顶部开有两个分别插装有进气管和出气管的孔,鼓气管尾端伸入容器液面下方;气室携带反气泡潜入液体内部后,通过接通进气管进气控制反气泡在气室中的位置并实现反气泡释放;气室通过接通出气管吸气使反气泡完全进入气室,将气室开口端封闭、取出,实现反气泡在不同容器间的转移。本发明可以实现反气泡运输到液体内部任意位置,并可以实现反气泡在不同容器间的转移。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反气泡研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反气泡运输装置和方法。
背景技术
反气泡是一种并不常见的物理现象,具有与肥皂泡完全相反的结构:在液体环境中,一层气膜包裹着一个液球,每一个反气泡具有两层气液界面(如图2所示)。这种特殊结构使反气泡在微流体运输、气体润滑和促进气液界面化学反应效率方面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由于反气泡相对密度小于周围液体,实际制备的反气泡往往浮在液面上,而且极易随周围流体移动,给实验研究和观察带来不便。同时,现有的手段很难实现将漂浮的反气泡运输到液体内部或转移到其他容器。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推动反气泡的工程应用,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反气泡运输装置方法,用于实现反气泡的自由运输,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一种反气泡运输装置
包括容器、气室、鼓气管、泡沫层、进气管、出气管,容器内储存有制备反气泡的液体,气室底部开口端有一泡沫层且端口与液面相接触,泡沫层位于液体表面,反气泡位于泡沫层底部,气室顶部开有两个分别插装有进气管和出气管的孔,鼓气管尾端伸入容器液面下方,用于在气室开口端制备泡沫层。
所述反气泡的制备方法为射流法或振动法、液滴-液膜法、液滴冲击法等。
所述液体为含有表面活性剂的溶液或其他用于制备反气泡的粘性液体。
二、一种基于上述装置的反气泡运输方法
包括定点运输方法:所述气室携带反气泡潜入液体内部后,通过接通进气管进气控制反气泡在气室中的位置,或者通过接通进气管进气将反气泡赶出气室,释放到液体中。
还包括转移运输方法:所述气室开口端置入液面下方后,通过接通出气管吸气使反气泡完全进入气室,将气室开口端封闭后从容器中取出置于其他容器液体内,再次接通进气管进气释放反气泡,实现反气泡在不同容器间的转移。
所述泡沫层完全覆盖气室内的气液界面。
使用弹性塞或毛玻璃将气室开口端封闭。
所述气室通过外接机构在液体内沿垂直或水平方向运动,外接机构为自动电气装置或手动机械装置,外接机构可以是刚性结构,也可以是柔性结构。
所述进气管外接压气泵或外接其他充气装置;所述出气管外接真空泵或外接其他抽气装置。
所述气室开口直径大于反气泡直径,气室内放置有一个或多个反气泡。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通过气泡之间形成的特殊结构固定反气泡,避免了反气泡与外界面的接触。
2)本发明的气室结构可以实现反气泡运输到液体内部任意位置,并可以实现反气泡在不同容器间的转移。
3)本发明结构简单,安装方便,适用工作环境广泛。
附图说明
图1为反气泡运输装置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8467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