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密度水蛭的养殖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11385172.X 申请日: 2018-11-20
公开(公告)号: CN109220916A 公开(公告)日: 2019-01-18
发明(设计)人: 王娜 申请(专利权)人: 王娜
主分类号: A01K61/40 分类号: A01K61/40;A23K10/20;A23K10/24;A23K10/30;A23K50/80
代理公司: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9 代理人: 靳浩
地址: 536000 广西壮*** 国省代码: 广西;4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人工浮床 多孔型 水蛭 养殖池 养殖 定位桩 血水草 水蓼 塑料薄膜 投放 快速生长 人工饲料 竖直悬挂 向上移动 向下移动 复合物 管壁处 软塑料 螺蛳 摄食 水中 幼苗 水深 浸泡 淹没 铺设 中药 生长 建设
【说明书】:

发明提供一种高密度水蛭的养殖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1)建设养殖池,所述养殖池的底部及四周铺设有塑料薄膜;2)水蛭幼苗在中药复合物中浸泡后投放于人工浮床上,所述人工浮床的下方设置有多孔型管,所述多孔型管由软塑料制成,所述多孔型管的管壁处的孔径大小为3‑6cm,所述多孔型管竖直悬挂在所述人工浮床的底部,所述多孔型管的长度大于养殖池的水深深度;3)每隔1‑2天在晚上将人工浮床沿着定位桩向下移动以使水蓼和血水草淹没在水中,以供螺蛳摄食,早上将人工浮床沿着定位桩向上移动使水蓼和血水草快速生长,每隔2‑4天投放人工饲料;4)持续养殖,获得所述水蛭。本发明具有养殖密度高以及生长快速等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蛭养殖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密度水蛭的养殖方法。

背景技术

水蛭俗称蚂蟥,又称蛭,在内陆淡水水域内生长繁殖,以脊椎动物或无脊椎动物的血液为生。水蛭是我国传统的特种药用水生动物,具有“通经、破疲、消肿”之功效,主治血瘀经闭,疴症积聚,医药价值巨大。随着科学发展,水蛭的药用价值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随着水蛭药用价值的深度开发,其市场需求潜力巨大,然而水蛭的野生资源日益枯竭,人工养殖成了目前的一种重要发展趋势。现有技术中利用养殖池进行养殖的养殖密度低、产量低,致使养殖成本较高等缺陷,因此,提高水蛭的养殖密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作为各种广泛且细致的研究和实验的结果,本发明的发明人已经发现,水蛭经过中药复合物浸泡后可以有效避免其在后期感染白点病和干枯病。基于这种发现,完成了本发明。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和/或缺陷,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高密度水蛭的养殖方法,其具有养殖方便、绿色环保、养殖成本低的特点,水蛭生长迅速病害少特点。

为了实现根据本发明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高密度水蛭的养殖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1)建设养殖池,所述养殖池的底部及四周铺设有塑料薄膜,然后在水池的底部铺上一层厚度为3cm~5cm的由轻质页岩陶粒和蛭石制成的基质,施入基肥,加入符合渔业水质标准的淡水,用60-80目网袋过滤,水深30-40cm,种植狐尾藻,栽植密度为行距1.5-2m,行宽0.3-0.5m,栽植5-10天后向养殖池内通水至1.2-1.4m深,相邻两行狐尾藻的行距的上方铺设人工浮床,所述人工浮床上种植有水蓼和血水草,所述人工浮床的下方设置有多孔型管,所述多孔型管由软塑料制成,所述多孔型管的管壁处的孔径大小为3-6cm,所述多孔型管竖直悬挂在所述人工浮床的底部,所述多孔型管的长度大于养殖池的水深深度,以使养殖池底部的螺蛳通过多孔型管爬到人工浮床上,所述人工浮床通过定位桩固定在养殖池内,所述人工浮床可沿着定位桩上下移动以使水蓼和血水草浸没于水中以供螺蛳摄食,每亩养殖池一次性应投入150-200kg的螺蛳;

2)水蛭幼苗在中药复合物中浸泡5-8min,取出后将水蛭幼苗投放于人工浮床上,使水蛭幼苗自然爬进养殖池中,所述中药复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美藤果10-15份,金银花3-5份,枸杞3-5份,白芷2-4份,黄芪1-3份和山奈1-3份;

3)每隔1-2天在晚上18:00-19:00时,将人工浮床沿着定位桩向下移动以使水蓼和血水草淹没在水中,以供螺蛳摄食,早上7:00-8:00将人工浮床沿着定位桩向上移动使水蓼和血水草快速生长,每隔2-4天投放人工饲料喂食水蛭;

4)每隔30-40天监测螺蛳的密度,若螺蛳密度低于75-100kg/亩时,往养殖池内补加螺蛳至150-200kg/亩,每隔10-15天往养殖池中喷洒EM益生菌改良水质,持续养殖至水蛭为45-50g时,进行收获,获得所述水蛭。

优选的是,所述基肥为腐熟牛粪、猪粪或鸡粪中的一种或几种。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娜,未经王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8517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