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转子双向变量泵或马达有效
申请号: | 201811385369.3 | 申请日: | 2018-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6774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2 |
发明(设计)人: | 柳平;邓涛;刘东亮;苗卓广;赵树恩;黄萌;延黎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F04B1/22 | 分类号: | F04B1/22;F04B1/2064;F04B1/124;F04B1/2035;F04B1/324 |
代理公司: | 重庆谢成律师事务所 50224 | 代理人: | 谢殿武 |
地址: | 402247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转子 双向 变量 马达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转子双向变量泵或马达,第一容纳腔的中心轴线和第二容纳腔的中心轴线之间相交且之间的夹角可调;第一柱塞的尾端与第二柱塞的尾端之间一一对应铰接,且所有铰接转动中心在所述夹角的角平分面上;本发明利用可调夹角的V形基体结构,实现泵或马达工作容积的可调节性,使得整个V形泵的排量能够在不改变转动方向和工作液路的条件下实现正负容积无极调节,从而实现泵和马达功能在同等工况条件下的无极调节和功能切换,与现有的泵和马达相比,采用同等体积即能够提供较大的处理能力以及提高效率,可进行无极流量调节,实现双向功能(即相同转向条件下,流动方向可互换),适用于各个领域的不同需求,具有较好的适应能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传动驱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转子双向变量泵或马达。
背景技术
液压马达和液压泵属于可逆工作的流体机械,属于能源、医药化工、设备制造等等众多领域较为常见的装备。传统的液压马达和液压泵采用柱塞作为能量转换部件,利用斜盘的倾斜角度实现柱塞的往复运动,实现液体的吸入和输出,液压马达则流程相反;该结构的柱塞泵(或液压马达)通过调整斜盘的倾斜角度来实现流量的调节。上述结构的泵或者液压马达载荷非对称设计,系统磨损大,斜盘与滑靴间润滑困难摩擦损耗大,轴向配流机构泄流量大不利载荷大,斜盘端空间浪费整体排量小,悬臂结构不能有效克服倾覆力矩。
因此,需要对现有的泵或液压马达进行改进,同等或者稍大的体积即能够提供较大的处理能力以及提高效率、减小系统摩擦能量损耗和系统磨损、均衡对称的载荷配置、减小系统泄流量并增强克服倾覆力矩的能力,同时,可实现流量的双向无极调节,实现双向功能(即介质的流动方向可进出口互换、泵与马达的功能转换),适用于各个领域的不同需求,具有较好的适应能力。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转子双向变量泵或马达,同等或者稍大的体积即能够提供较大的处理能力以及提高效率、均衡对称的载荷配置、减小系统摩擦能量损耗和系统磨损、减小系统泄流量并增强克服倾覆力矩的能力,同时,可实现流量的双向无极调节,实现双向功能(即介质的流动方向可进出口互换、泵与马达的功能转换),另外,可根据需要融入机电一体化设计,实现机、电、液三相能量互换,适用于各个领域的不同需求,具有较好的适应能力。
本发明的双转子双向变量泵或马达,包括第一基体和第二基体,所述第一基体和第二基体对应设有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在所述第一容纳腔内和第二容纳腔内对应可转动的设置第一转子缸体和第二转子缸体,所述第一转子缸体和第二转子缸体分别偏心设置有第一柱塞腔和第二柱塞腔;
所述第一容纳腔的中心轴线和第二容纳腔的中心轴线之间相交且夹角可调;所述柱塞组件包括与第一柱塞腔配合的第一柱塞和与第二柱塞腔配合的第二柱塞,所述第一柱塞的尾端与第二柱塞的尾端之间一一对应铰接,且所有铰接转动中心在所述夹角的角平分面上。
进一步,还包括用于驱动第一基体和第二基体之间相对摆动使得所述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之间绕所述夹角的顶点且在所述夹角所在平面相对往复摆动的角度调节驱动组件。
进一步,所述第一基体相对固定,所述角度调节驱动组件包括齿条和与齿条啮合的由一段圆弧形成的弧段齿轮,所述弧段齿轮的旋转中心线与第二容纳腔的摆动中心线重合且固定于第二容纳腔所在的第二基体,所述齿条可被驱动往复运动的方式设置并驱动弧段齿轮转动从而带动第二基体被动从而使得所述第一容纳腔的中心轴线和第二容纳腔的中心轴线之间的夹角可调。
进一步,所述第一柱塞的尾端与对应的第二柱塞的尾端之间的铰接方式为球铰。
进一步,还包括同轴转动配合设置于第一转子缸体的第一中心轴和同轴转动配合设置于第二转子缸体的第二中心轴,所述第一中心轴与第二中心轴相对的端部之间铰接配合使第一中心轴与第二中心轴之间可在所述夹角所在平面内往复摆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交通大学,未经重庆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8536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