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医用可偏转磨头在审
申请号: | 201811385781.5 | 申请日: | 2018-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315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8 |
发明(设计)人: | 姚益奇;卓清山;张鹏云;俞凯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华科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16 | 分类号: | A61B17/16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新律师事务所 31272 | 代理人: | 俞涤炯 |
地址: | 315000 浙江省宁波***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磨头 管组件 可偏转 外管 偏转 手柄 传动组件 刚性支撑 手术安全性 不锈钢管 磨头组件 前后位移 手柄螺纹 手术操作 外部驱动 旋转转换 倒勾形 工作端 近端 内管 微创 拉扯 切割 断裂 锁定 组装 改进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用可偏转磨头,包括可偏转管组件、磨头组件、手柄和传动组件;其可偏转管组件采用不锈钢管切割偏转方案,外管的前后位移是通过手柄螺纹旋转转换而来,外管锁定时与内管相互拉扯,实现磨头的刚性支撑;通过设置在内管和外管上的近端切口实现可偏转管组件的双向偏转;传动组件与磨头连接以通过外部驱动实现所述磨头的旋转。本发明所述的医用可偏转磨头实现了对头端的刚性支撑,且其工作端具有更小的外径,能通过更小的微创通道,并设置倒勾形切口,防止切口过渡弯曲和磨头断裂,利于提高手术操作的精确性和手术安全性;同时改进手柄的结构,便于操作人员的组装和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骨外科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医用可偏转磨头。
背景技术
近年来,各种骨组织疾病如骨质增生、骨折、骨关节炎日益增多,其对骨外科手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骨外科手术中,磨削作为一种精密加工方法,已广泛运用于去除骨组织材料,其通常是将磨头伸入人体内并采用动力手柄直接驱动磨头进行磨削,而在手术过程中,对磨头的磨削位置的控制通过外力一般都难以实现,这导致手术效率低下,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目前,为了解决磨头的磨削角度的控制,现有技术中出现了机械式俯仰型磨头,如中国专利CN103767759B公开了一种医用磨削刀具,包括刀管组件和安装于刀管组件前端的磨头,所述磨头以可被驱动俯仰和自转的方式设置,所述磨头尾端铰接于内刀管,该专利前端磨头部采用关节式机械结构,通过前端关节的机械操作使磨头俯仰,从而实现对磨头的磨削位置的控制,但是由于该医用磨削刀具磨头端是机械关节式,其结构复杂,零件众多,且众多零件均需要承受一定的负载,这就使得在不改变材料强度下零件的尺寸不能过小,这会导致工作段外径较大;另外,机械结构的运动都是有间隙的,且加工中存在的加工误差,导致在关节式俯仰过程都有不同程度的晃动,使得对前端磨头支撑的不稳定,影响手术安全性。
虽然目前在其他相关技术领域出现了可调弯式的套管结构,例如用于鼻窦炎的导管鞘,其采用设置切口的方式形成可调弯段,其功能仅是为让进入鼻腔的导管鞘装置以适宜的弯曲度进入鼻窦部位,从而达到扩张部位的的正确性,但该类型的导管鞘并不涉及骨外科手术中的磨削操作,在外力驱动磨削操作过程中,该可调弯式的套管结构的稳定性并不可靠,如采用长直行切割不对单段切口最大位移进行限制,将导致某些切口段调弯时弯曲过大,而不切段右留的比较少,此时过渡弯曲会导致这些段落不可逆的变形甚至断裂。
因此,急需一种结构简单、磨头稳定性高且能可靠控制磨削角度的医用磨头。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医用可偏转磨头,其实现对前端磨头的刚性支撑,增加稳定性;具有更小的工作端外径,利于手术操作并降低器械成本,同时增加每段切割限位结构,限制每段切口最大位移,提高器械安全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医用可偏转磨头,其包括:可偏转管组件、磨头组件、手柄和传动组件;
其中,所述可偏转管组件包括芯轴、相互套设的内管和外管,所述内管和外管上均设置近端切口,所述内管和外管的远端固定连接,所述内管的近端与所述芯轴固定连接,所述外管的近端与所述芯轴滑动连接;
其中,所述磨头组件的远端为磨头,所述磨头上设置实现磨头组件和可偏转管组件的固定连接的固定件;所述固定件连接柔性传动轴,所述柔性传动轴的近端设置第一连接件;
其中,所述芯轴安装于所述手柄内部,所述手柄包括偏转旋钮、偏转座、以及所述外管和芯轴的限位机构,所述偏转旋钮与所述偏转座在进行轴向往复运动时带动所述外管进行轴向往复运动,从而通过近端切口实现可偏转管组件的双向偏转;以及
其中,所述传动组件包括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第一连接件进行匹配连接,以通过外部驱动实现所述磨头的旋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华科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华科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8578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改进医用锯钻底盖结构
- 下一篇:一种可收集碎块和支撑空腔的球囊及应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