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V2X消息的传输方法、设备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11386032.4 | 申请日: | 2018-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0079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5 |
发明(设计)人: | 应江威;李濛;肖潇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4/40 | 分类号: | H04W4/40;H04L41/0803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博世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74 | 代理人: | 申健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v2x 消息 传输 方法 设备 系统 | ||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V2X消息的传输方法,涉及通信技术领域,以解决由终端的应用层自主选择传输V2X消息的通信接口所带来的问题。所述方法包括:终端获取第一V2X消息的服务标识符;终端根据V2X消息的服务标识符与通信接口之间的对应关系和第一V2X消息的服务标识符,确定第一V2X消息的通信接口;第一对应关系为;终端通过第一V2X消息的通信接口,发送第一V2X消息。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联网(vehicle to everything,V2X)消息的传输方法、设备及系统。
背景技术
在车联网(vehicle to everything,V2X)通信系统中,存在多种不同类型的V2X消息,如:车辆对车辆(vehicle to vehicle,V2V)消息、车对人(vehicle to person,V2P)消息、车对网络(vehicle to network,V2N)消息、车与路面基础设施(vehicle toinfrastructure,V2I)信息、车与车之间的防碰撞消息、娱乐应用消息、车与车之间交互的导航消息等。这些V2X消息的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S)要求可以不相同。以V2V消息和V2N消息为例,V2V消息要求传输的低时延、高可靠性等,而V2N消息则对传输的时延要求不高。
为满足V2X消息的QoS要求,不同的QoS要求的V2X消息可以使用不同的通信接口传输。例如,PC5口为车辆对车辆之间的直连通信接口,PC5口具备传输时延短、传输可靠性高的特征,Uu口为终端与网络间的通信接口,相比于PC5口,Uu口具备传输时延长的特性,此时,若通过PC5口传输V2V消息,则可以满足V2V消息的QoS要求;若通过Uu口传输V2V消息,则会时延较长,不能满足V2V消息的QoS要求。
在现有技术中,由终端的应用层选择用于传输V2X消息的通信接口,即由终端的应用层决定其生成的V2X消息是通过Uu口传输或PC5口传输,然后,由终端的底层通过终端的应用层选择的通信接口传输V2X消息。但是,终端的应用层无法感知通信接口当前的通信能力等,很容易导致如下问题:终端的应用层生成的V2X消息无法通过终端的应用层选择的通信接口传输,或者,终端的应用层生成的V2X消息通过终端的应用层选择的通信接口传输时,无法满足V2X消息的QoS要求。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V2X消息的传输方法、设备及系统,以解决由终端的应用层自主选择传输V2X消息的通信接口所带来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V2X消息的传输方法,所述方法包括:终端获取第一V2X消息的服务标识符;根据V2X消息的服务标识符与通信接口之间的对应关系(可称为第一对应关系)和第一V2X消息的服务标识符,确定第一V2X消息的通信接口,通过第一V2X消息的通信接口,发送第一V2X消息。
基于第一方面提供的方法,终端可以根据V2X消息的服务标识符与通信接口间的对应关系,确定V2X消息的通信接口,并通过V2X消息的通信接口发送该V2X消息。如此,可以配置V2X消息的服务标识符与通信接口间的对应关系,根据V2X消息的服务标识符与通信接口间的对应关系确定V2X消息的通信接口,无需由终端的应用层自主选择传输V2X消息的通信接口,避免了V2X消息无法通过终端的应用层选择的通信接口发送,或者,V2X消息通过终端的应用层选择的通信接口发送时,不能满足V2X消息的QoS要求的问题。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结合第一方面,终端根据第一对应关系和第一V2X消息的服务标识符,确定第一V2X消息的通信接口,包括:终端根据第一对应关系,确定第一V2X消息的服务标识符对应的通信接口;当第一V2X服务标识符对应的通信接口包括至少两个通信接口时,终端将至少两个通信接口中优先级高的通信接口作为第一V2X消息的通信接口,或者,将至少两个通信接口作为第一V2X消息的通信接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8603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绩效管理装置及方法
- 下一篇:一种语音搜索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