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sanger测序快速鉴定人体真菌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386212.2 | 申请日: | 2018-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224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7 |
发明(设计)人: | 辛文斌;孙子奎;丁方美;王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派森诺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Q1/6895 | 分类号: | C12Q1/6895;C12Q1/6869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4 | 代理人: | 吕伴 |
地址: | 20003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快速鉴定 真菌 测序 数据处理步骤 合成步骤 基因序列 交叉污染 引物设计 提取DNA 误判 菌落 准确率 比对 扩增 引物 质检 验证 物种 保存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sanger测序快速鉴定人体真菌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DNA提取和质检步骤、引物设计和合成步骤、PCR扩增步骤、PCR产物纯化步骤、PCR产物纯化步骤、测序步骤、数据处理步骤。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可以通过特异的引物把具体的物种的基因序列扩增出来,并通过测序验证比对,一一对应,准确率几乎接近百分之百。而且只需要提取一定的菌落提取DNA后保存,避免了在培养过程中产生交叉污染,导致误判。本方法相比其他方法,方便、快捷、准确性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高通量测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sanger测序快速鉴定人体真菌的方法。
背景技术
现如今常用的几种真菌检测方法有:
1.直接显微镜检测取分泌物等被检材料涂于载玻片上,在镜下观察菌丝形态结构来判断到底是什么菌。
2.分离培养标本接种于特定的培养基中,室温培养后菌落成型,通过外观判断是什么菌,同时将菌落涂片镜检。
3.药物敏感试验
由于现在很多菌的菌落形态很相似,易造成混淆,且随着物种的进化,很多菌都具有耐药性,所以常规的方法鉴定出来的菌种不一定正确可靠,具有缺陷。
双脱氧链终止法(Sanger法)测序由Frederick Sanger于1977年发明,主要可用于DNA序列分析,核酸模板在核酸聚合酶、引物、四种单脱氧碱基存在的条件下复制或转录时,分4管引入带不同荧光4种双脱氧碱基,DNA 聚合酶可以将4种不同双脱氧核苷三磷酸原料插入DNA链中,由于双脱氧核苷三磷酸的3’位缺少-OH基团,将不会继续延伸,这样可以得到带不同荧光的不同长度DNA片段。
也有人开始将这种方法用于鉴定真菌的种属,而基于此方法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和发展也变得非常重要。
而Sanger测序的优势在于:
(1)精准:流程细致,质控环节多,污染低,结果直观可视,假性结果极低。
(2)可进行个性化位点检测,可以任意选择单项测序,Sanger测序个性化基因检测有价格优势。由于临床测序特点是:“目标明确、结果精准、通量小”,Sanger测序非常适用于临床。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 sanger测序快速鉴定人体真菌的方法。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sanger测序快速鉴定人体真菌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DNA提取和质检步骤:使用分泌物(真菌)DNA提取试剂盒进行DNA提取;使用NanoDrop2000检测样品浓度和纯度,当样品的浓度>10ng/uL和纯度在 1.6~2.0之间,视为合格;
引物设计和合成步骤:根据要扩增的目的基因序列,在在NCBI网站 (http://www.ncbi.nlm.nih.gov/tools/primer-blast/index.cgi?LINK_LO C=BlastHome)上进行设计,设置的主要参数为:引物长度一般为18~24bp;理论退火温度Tm值55℃~65℃;(G+C)含量40%~70%;扩增片段大小<800bp。将设计出来的引物信息做好记录,包括引物名称,序列以及产物的大小;然后进行引物的合成;
PCR扩增步骤:确认DNA模板质量合格的情况下,可以安排进行PCR扩增,反应体系为25ul;以基因组为模板选用New England Biolabs,Ltd Q5超保真DNA聚合酶进行PCR扩增;
PCR产物纯化步骤:使用1.5%琼脂糖凝胶电泳对PCR扩增后的未纯化样品进行纯化;
测序步骤:使用ABI公司的BDT3.1测序试剂盒进行测序的前处理后放入测序仪进行测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派森诺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派森诺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8621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