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性塑胶金属柔性涂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386305.5 | 申请日: | 2018-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519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9 |
发明(设计)人: | 赵宁宁;宋雪丽;周泽钱;胡中源;董立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晨阳工贸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D175/04 | 分类号: | C09D175/04;C09D127/12;C09D5/18;C09D5/14;C09D7/61;C09D5/16 |
代理公司: | 北京慕达星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5 | 代理人: | 李冉 |
地址: | 07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塑胶 金属柔性 涂料 喷涂 水性羟基丙烯酸乳液 聚甲基倍半硅氧烷 附着力促进剂 基材润湿剂 纳米氧化铝 纳米氧化锌 纳米氧化锆 成膜助剂 氟碳乳液 健康安全 去离子水 塑胶制品 变色粉 分散剂 固化剂 消泡剂 增稠剂 珠光粉 助溶剂 阻燃剂 挥发 耐磨 温敏 抑菌 制备 防火 美化 加工 吸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性塑胶金属柔性涂料,包含以下组分:水性弹性氟碳乳液、水性羟基丙烯酸乳液、聚甲基倍半硅氧烷、纳米氧化锆、纳米氧化铝、珠光粉、阻燃剂、纳米氧化锌、附着力促进剂、pH调节剂、消泡剂、成膜助剂、分散剂、基材润湿剂、增稠剂、固化剂、助溶剂、温敏变色粉和去离子水。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性塑胶金属柔性涂料,实现了对塑胶制品外壳的加工喷涂,达到美化塑胶外观,吸引消费者的目的,同时使得喷涂后的塑胶具有健康安全无有害物挥发且同时兼备防火、抑菌、耐磨的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涂料制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水性塑胶金属柔性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塑料制品应用越来越广泛,目前人们不但追求良好的使用性能,还追求时尚的外观。利用涂料对塑料制品的外壳进行处理,是目前性价比最高的一种方式,目前油性涂料由于优良的性能仍然占有绝大部分市场,但是油性涂料VOC(volatileorganic compounds)含量较大,其中VOC是挥发性有机化合物,这些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包括甲醛、氨、乙二醇、酯类等物质。当VOC达到一定浓度时,会引起头痛、恶心、呕吐、乏力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引发抽搐、昏迷,伤害肝脏、肾脏、大脑和神经系统,造成记忆力减退等严重后果。而常用的涂料为溶剂性涂料,常温下可以释放出甲苯、苯、二甲苯等多种挥发性有机化合物,不仅污染环境,加重光化学烟雾污染、区域灰霾、酸雨等大气复合污染,又给人带来健康危害。近年来,环境越来越恶化,雾霾越来越严重,社会对环保的要求越来越高,发展环保涂料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其中涂料水性化作为一种有效的途径,但是即便是水性涂料,仍然含有一定量的VOC,所以开发出性能优良、VOC含量超低的涂料成为涂料行业的发展方向。
目前,年轻的群体对手机外壳、电子产品保护塑胶壳的消费量较大,多数使用者追求手机外壳具有美观、耐磨等性能,而手机外壳为塑料材质(ABS),需要利用涂料来达到相应的要求,以期望吸引较多的用户,虽然水性涂料以其环保性能越来越应用广泛,但是由于塑胶制品表面的原因,利用水性涂料对塑胶制品的外壳进行处理时问题较多主要表现在附着力差,使用一段时间后,漆膜脱落,并且性能良好的水性塑胶漆仍然较少,所以研发高性能的水性塑胶涂料具有很好的现实意义和市场需求。
因此,针对上述技术缺陷,发明一种水性塑胶金属柔性涂料,实现对塑胶制品外壳的加工喷涂,达到美化塑胶外观,吸引消费者的目的,同时使得喷涂后的塑胶具有健康安全无有害物挥发且同时兼备防火、抑菌、耐磨的性能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性塑胶金属柔性涂料,实现了对塑胶制品外壳的加工喷涂,达到美化塑胶外观,吸引消费者的目的,同时使得喷涂后的塑胶具有健康安全无有害物挥发且同时兼备防火、抑菌、耐磨的性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水性塑胶金属柔性涂料,包含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
水性弹性氟碳乳液5-15份、水性羟基丙烯酸乳液25-50份、聚甲基倍半硅氧烷1份-5份、纳米氧化锆0.5-2份、纳米氧化铝1份-5份、珠光粉3-8份、阻燃剂1-8份、纳米氧化锌0.05-0.5份、附着力促进剂0.1-0.2份、pH调节剂0.1-0.2份、消泡剂0.1-0.2份、成膜助剂2-5份、分散剂0.3-0.5份、基材润湿剂0.3-0.5份、增稠剂0.5-1.0份、固化剂5-20份、助溶剂2-5份、温敏变色粉1-8份和去离子水5-10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晨阳工贸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河北晨阳工贸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8630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