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液体中黄曲霉毒素检测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1387940.5 | 申请日: | 2018-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426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5 |
发明(设计)人: | 沈常宇;张天虎;肖美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计量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0/02 | 分类号: | G01N30/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黄曲霉毒素检测 进样阀 上位机 输液泵 液晶屏 探头 玻盒 基底 拉曼光谱信号 拉曼光谱仪 液相色谱柱 串口传输 检测技术 检测样品 拉曼散射 亲和色谱 振动频率 制冷热片 激光器 废液瓶 灵敏性 流动相 温控板 柱温箱 风扇 进液 上电 柱温 制备 加压 分析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体中黄曲霉毒素检测装置,包括进液瓶、输液泵、进样阀、柱温箱、温控板、制冷热片、风扇、激光器、玻盒、SERS基底、拉曼探头、拉曼光谱仪、废液瓶、STM32单片机、上位机和液晶屏。仪器上电后输液泵工作加压,待测AFT样品通过进样阀加入,并随流动相进入柱温箱内的C18色谱柱中,各AFT在亲和色谱作用下被分离,依次进入玻盒中的SERS基底,拉曼探头检测样品产生的拉曼光谱信号,利用各种AFT分子的振动频率与其拉曼散射性质的对应关系,确定AFT的种类和浓度,最后的结果通过串口传输给液晶屏和上位机显示。将液相色谱柱与SERS检测技术相结合,具有样品无需制备、选择性和灵敏性高,分析速度快等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学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液体中黄曲霉毒素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黄曲霉毒素AFT(Aflatoxin)是由真菌类如黄曲霉菌、寄生曲霉菌产生的一类有毒的次级代谢产物,主要包括AFB1、AFB2、AFG1、AFG2、AFM1、AFM2这6类。黄曲霉毒素被世界卫生组织划定为1类致癌物,毒性比砒霜大68倍,仅次于肉毒霉素,是目前已知霉菌中毒性最强的。据悉,黄曲霉毒素的危害性在于对人及动物肝脏组织有破坏作用,严重时可导致肝癌甚至死亡。黄曲霉毒素不仅毒性大、含量低,且污染范围广,在粮、油、茶、干果、乳、饲料、酱油等100多种农产品及食品中均发现有黄曲霉毒素污染。因此,开展黄曲霉毒素检测技术研究十分重要。
目前关于黄曲霉毒素的检测方法很多,主要有薄层层析法(TLC)、荧光光度法、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以及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PLC-MS/MS)。TLC法易受杂质干扰,灵敏度、精密度和重现度不好。荧光光度法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好、样品用量少和操作简便等优点。目前利用此技术进行黄曲霉检测的有专利公开206862897U的专利公开的一种黄曲霉毒素检测装置。但是紫外激发的荧光很弱,且易受其他荧光物质干扰,导致强度图像的分辨率较低和信噪比较差,其会影响检测的准确性。HPLC法具有分析效果好、灵敏度高、分析速度快、选择性好等优点,HPLC法是在黄曲霉毒素的检测中应用最为广泛的。目前利用此技术进行黄曲霉检测的有专利公开号205484221U的专利公开的黄曲霉毒素液相色谱检测器。但是HPLC法通常使用荧光检测器(FLD),而B1和G1分子二呋喃结构中碳碳双键吸电子诱导效应,致使分子荧光强度减弱,影响方法灵敏度。虽然可以通过衍生增强荧光强度,但仍存在衍生分析时间长、步骤多、干扰较多,易出现假阳性的不足。HPLC-MS/MS法是一种集高效分离及多组分定性、定量于一体的联用技术,其对样品具有破坏性,进行净化预处理等,检测时间长,不适用于大批量工业在线检测。而利用拉曼光谱检测技术对样品进行分析,弥补了以上检测技术的不足之处。拉曼光谱检测技术除了具有测试样品非接触性、非破坏性外,还具有检测迅速、结果准确、需要样品数量少、样品无需制备等特点。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液体中黄曲霉毒素检测装置,其目的在于优化检测步骤,缩短检测时间,提高检测效率,同时使检测结果更为准确。
为解决以上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计量大学,未经中国计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8794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小茴香产地的鉴别方法
- 下一篇:尿液中二甲苯代谢物的检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