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秸秆掉头机构在审
申请号: | 201811388310.X | 申请日: | 2018-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028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05 |
发明(设计)人: | 王咏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咏梅 |
主分类号: | A01C14/00 | 分类号: | A01C14/00 |
代理公司: | 合肥九道和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4154 | 代理人: | 胡发丁 |
地址: | 246600 安徽省安庆***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秸秆 掉头机构 出料口 导料机构 进料口 衔接 导入装置 均料机构 种植孔 朝向相反 供料装置 入料口 节段 成活率 掉头 种植 | ||
1.一种秸秆掉头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秸秆供料装置(10)的出料口设置有秸秆均料机构,所述秸秆均料机构设置有两个出料口,所述两个出料口分别与秸秆导料机构的进料口衔接,其中一个秸秆导料机构的出料口与秸秆掉头机构的入料口衔接,所述秸秆掉头机构用于实施对秸秆的掉头操作,另外一个秸秆导料机构的出料口与秸秆导入装置(20)的进料口衔接,所述秸秆掉头机构的出料口与秸秆导入装置(20)的进料口衔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秸秆掉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秸秆导料机构包括设置在均料杆(14)低端下方的导料履带(161),所述导料履带(161)的带面水平且与车长方向平行,所述导料履带(161)的出口设置有两组导送夹辊(162),所述两组导送夹辊(162)的辊芯水平且与导料履带(161)的长度方向垂直,所述两组导送夹棍(162)上下方向布置且辊面贴合,动力单元驱动导送夹辊(162)反向转动;
所述秸秆掉头机构包括设置在其中一组导送夹棍(162)出料口的掉头筒(17),所述掉头筒(17)的筒芯水平其与导送履带(61)的长度方向平行,掉头筒(17)与翻转机构连接,翻转机构驱动掉头筒(17)翻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秸秆掉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掉头筒(17)的一端设置有活动筒底(171),卸料机构驱动活动筒底(171)沿着掉头筒(17)的长度方向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秸秆掉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掉头筒(17)的外壁转动式设置在支撑板(172)上,所述掉头筒(17)的转轴同轴设置有翻转齿轮(173),所述翻转齿轮(173)与翻转齿条(174)啮合,所述翻转齿条(174)的一端与翻转缸(175)的活塞杆连接,所述翻转齿条(174)及翻转缸(175)均与掉头筒(17)平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秸秆掉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掉头筒(17)的筒壁设置有开口(170),所述开口(170)的长度方向与掉头筒(17)的长度方向平行,所述掉头筒(17)的筒口设置有卸料缸(176),所述活动筒底(171)设置有穿过开口(170)的支板,所述支板与卸料缸(176)的活塞杆连接,所述卸料缸(176)与掉头筒(17)平行布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秸秆掉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掉头筒(17)整体呈喇叭状结构且靠近导送夹棍(162)的出料端为大尺寸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秸秆掉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筒底(171)呈筒盖状结构且长度方向与掉头筒(17)平行,所述活动筒底(171)的筒口与掉头筒(17)的内壁贴合,所述活动筒底(171)的筒口为喇叭状;
所述掉头筒(17)的筒口及导送管套(163)的管口前端下方均设置有承接斜板(21),所述承接斜板(21)的低端分别位于秸秆导入装置(20)进料口上方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秸秆掉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送夹辊(162)的出口设置有导送管套(163),所述导送管套(163)的管芯水平且与导料履带(161)的长度方向平行,所述导送管套(163)为喇叭状且靠近导送夹辊(162)的出口端为大尺寸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秸秆掉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料履带(161)的出口上方设置有限位导板(164),所述限位导板(164)的一端高、另一端低布置,所述限位导板(164)的低端朝向两组导送夹辊(162)之间延伸。
10.山药种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山药种植机包括权利要求1至9任意一项所述的秸秆掉头机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咏梅,未经王咏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88310.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用途移栽机栽植深度调节装置及方法
- 下一篇:一种降低稻田氮素流失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