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压配网电能质量综合治理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1388562.2 | 申请日: | 2018-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453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8 |
发明(设计)人: | 崔金栋;王胜文;于婷婷;关山;孙亮;辛业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电力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J13/00 | 分类号: | H02J1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32000 ***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压调节模块 无功补偿模块 中央控制模块 综合治理装置 低压配网 电连接 中控箱 输出电压 电阻 集成电路 电源启动电路 人机接口模块 信号采集模块 远程通讯模块 电源模块 反馈输出 启动电压 通讯接口 显示模块 功耗 取样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压配网电能质量综合治理装置,包括中控箱、电压调节模块和无功补偿模块,所述中控箱分别与电压调节模块和无功补偿模块电连接,电压调节模块与无功补偿模块电连接,中控箱包括机壳,机壳上设有显示模块和通讯接口,机壳的内部设有中央控制模块,中央控制模块为PLC,中央控制模块电连接有人机接口模块、远程通讯模块、信号采集模块和电源模块,该低压配网电能质量综合治理装置中,电源启动电路中的集成电路的型号为PT1301,其启动电压可低于1V,大大降低了装置的功耗,而且同时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能够对集成电路的输出电压进行取样,随后反馈输出,来提供稳定的输出电压,进而来对装置进行可靠启动,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低压配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低压配网电能质量综合治理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低压配网电能质量综合治理装置中,大多数都是应用于大型的用电设备厂中,而该大型用电设备上电和断电的频率较低,此时低压配网电能质量综合治理装置都会进入休眠状态,当用电设备发生状态变化的时候,此时低压配网电能质量综合治理装置就会开始唤醒,然后动作,首先就需要通过电源启动电路来进行启动,但是一般电源启动电路的启动电压都要保持在3.3V左右,这样就意味着电源电路中始终要保持一路3.3V以上的电压,这样产生的功耗还是较大,需要进一步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克服上述的不足,提供一种低压配网电能质量综合治理装置。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低压配网电能质量综合治理装置,包括中控箱、电压调节模块和无功补偿模块,所述中控箱分别与电压调节模块和无功补偿模块电连接,电压调节模块与无功补偿模块电连接,所述中控箱包括机壳,机壳上设有显示模块和通讯接口,机壳的内部设有中央控制模块,中央控制模块为PLC,中央控制模块电连接有人机接口模块、远程通讯模块、信号采集模块和电源模块,中央控制模块通过人机接口模块与显示模块电连接,中央控制模块通过远程通讯模块与通讯接口电连接,中央控制模块通过信号采集模块与电压调节模块电连接,中央控制模块与无功补偿模块电连接;
所述电源模块包括电源启动电路,所述电源启动电路包括集成电路、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三电容、二极管和电感,所述集成电路的型号为PT1301,集成电路的第一端与集成电路的第五端连接,且通过第二电容接地,且通过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组成的串联电路接地,集成电路的第三端接地,集成电路的第六端分别与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连接,集成电路的第四端通过电感和第三电容组成的串联电路接地,且集成电路的第四端与二极管的阳极连接,二极管的阴极通过第一电容接地。
该电源启动电路中,集成电路的型号为PT1301,其启动电压可低于1V,同时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能够对集成电路的输出电压进行取样,再由集成电路的第六端对取样电压进行采集,随后反馈输出,来提供稳定的输出电压,进而来对装置进行可靠启动,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
作为优选,所述中控箱的外周涂有防腐漆;由于装置一般会置于潮湿阴冷的环境,所以这样就可以提高装置的防腐蚀能力。
作为优选,所述显示模块为液晶屏。
作为优选,所述中控箱上还设有按键,按键电连接有按键控制模块,且通过按键控制模块与中央控制模块电连接;按键,可以便于工作人员对装置进行操控,同时通过按键控制模块能够对按键的控制信息进行采集,传输给中央控制模块,来进行判断分析。
作为优选,中央控制模块还电连接有电参数测量模块、用户负荷控制模块、过流保护模块、功率因数补偿控制模块、电压稳定控制模块、用电计量模块、电压质量监控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电力大学,未经东北电力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8856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