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分析锅炉受热面工质流量与热负荷分布匹配特性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388758.1 | 申请日: | 2018-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8458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3 |
发明(设计)人: | 肖杰;张恩先;丁建良;王亚欧;岳峻峰;邹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方天电力技术有限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国家电网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G06F119/08 |
代理公司: | 南京钟山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52 | 代理人: | 戴朝荣 |
地址: | 21110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析 锅炉 受热 工质 流量 负荷 分布 匹配 特性 方法 | ||
1.分析锅炉受热面工质流量与热负荷分布匹配特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计算受热面冷却工质流量与热负荷的匹配因子,对不匹配状况进行分级;计算各影响因素对匹配因子的影响,根据影响程度进行分级,以此来分析受热面冷却工质流量与热负荷的不匹配程度,诊断引起受热面冷却工质流量与热负荷不匹配的显著性因素,从而确定治理锅炉受热面工质流量与热负荷分布不匹配的顺序,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测试不同运行工况下受热面出口壁温分布;
步骤二:根据锅炉运行参数与壁温分布,计算各受热管的工质焓升分布;
步骤三:统计焓升分布,计算平均焓升、标准焓升偏差、最大焓升偏差、相对最大焓升偏差;异常焓升集中度、最大焓升迁移、异常焓升分布迁移;
步骤四:采用加权因子的统计分析方法,计算受热面冷却工质流量与热负荷的匹配因子;步骤五:根据计算的匹配因子对受热面冷却工质流量与热负荷的匹配特性进行分级;
步骤六:将影响受热面冷却工质流量与热负荷的匹配特性的因素分级;
步骤七:计算因素对受热面冷却工质流量与热负荷的匹配因子影响,对因素的影响程度进行分级;
步骤八:对影响因素进行分级;
步骤九:锅炉受热面工质流量与热负荷分布不匹配进行治理按可控的显著影响因素,可控的半显著影响因素,半可控的显著影响因素,半可控的半显著影响因素进行,其余因素不考虑治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析锅炉受热面工质流量与热负荷分布匹配特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所述计算平均焓升、标准焓升偏差、最大焓升偏差、相对最大焓升偏差;异常焓升集中度、最大焓升迁移、异常焓升分布迁移的公式如下:
平均焓升:
标准焓升偏差:
焓升偏差,即换热管焓升与平均焓升的差值:ΔHij=Hij-HpkJ/kg (3);
最大焓升偏差:ΔHmax=maxHij-HpkJ/kg (4);
相对最大焓升偏差,即最大焓升偏差与平均焓升比率:hmax=Hmax/Hp (5);
标准相对焓升偏差,即换热管焓升偏差与标准焓升偏差比率:hδ=Hp/δH (6);
最大标准焓升偏差,即最大焓升偏差与标准焓升偏差比率:hδmax=Hmax/δH (7);
连续异常焓升集中度γi:统计换热管标准焓升偏差大于3倍δH的管,中间间隔不超过二个统计点的视为连续异常,连续异常点数占统计样本的百分比,称为连续异常焓升集中度,公式为:γi=100×∑Cont(h
最大焓升迁移τkn:在工况k下与工况n下,最大焓升管位置迁移的统计点数,占统计样本数的百分比称为最大焓升迁移,公式为:τkn=100×(S(Hmax)k-S(Hmax)n)/N% (9);
其中,S(Hmax)k为编号为k的运行工况时焓升最大的水冷壁管位置点;
异常焓升点中心位置Cen,即Cont(hδmax3)为连续异常焓升分布的对称中心位置点;
异常焓升分布迁移τγ kn :统计连续分布的异常焓升点中心位置,在工况k下与工况n下,中心点位置迁移的统计点数占统计样本数的百分比,称为异常焓升分布迁移,公式为:τγkn=100×(Cenk(Cont(hδmax3))-Cenn(Cont(hδmax3)))/N% (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方天电力技术有限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国家电网公司,未经江苏方天电力技术有限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国家电网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88758.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