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气压自适应变化空气弹簧及其气压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389776.1 | 申请日: | 2018-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0604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9 |
发明(设计)人: | 袁春元;张佳辉;周宏根;华周;宋盘石;吴鹤鹤;王传晓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G11/27 | 分类号: | B60G11/27;B60G17/00;B60G17/052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地址: | 212003***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气压 自适应 变化 空气 弹簧 及其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气压自适应变化空气弹簧及其气压控制方法,气囊通过盖板密封,气囊内置一圆筒,圆筒内部贴有导电材料,电容极板上极板可上下移动的设置在圆筒内,下极板内嵌于下盖板中,圆筒与电容上下极板形成密封空间,缸筒和气囊之间通过进气管路和出气管路连通,缸筒内设有活塞,所述活塞上端面和缸筒内下端面上设有导电层,活塞与推杆连接,所述电容极板和电磁阀均连接到控制模块。其产生的有益效果是:在没有电子控制单元的情况下,空气弹簧能够根据气囊内部实时的气压变化,依据其电压反馈,进行气压调节,实现气压自适应变化,以到达刚度的适应性变化,缸筒具体大小以及具体的分布位置可以依据实际情况进行改变,降低了成本,节约空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车辆悬架技术,具体涉及一种气压自适应变化空气弹簧及其气压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汽车的平顺性和操纵稳定性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悬架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相比传统的被动悬架,空气悬架具有刚度非线性和可调车身高度,更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因此,空气悬架是车辆悬架发展方向。并且,如何进一步提高空气悬架性能也是当前的研究热点。
另外,对于原车并不配备空气悬架的汽车来说,想要提高车辆的性能就必须对原车进行改装。但是,受到现有改装水平或车辆本身的限制,往往只是将原车的弹性元件与空气弹簧进行替换,并不具备真正的空气悬架的性能。因此高速行驶的此类改装车辆在经复杂路面时,空气弹簧气囊内部气压会陡然增大或降低,使得空气弹簧弹簧刚度不能完全和簧载质量相匹配,性能会大大降低,并伴有爆裂的风险。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在现有空气弹簧性能的不足,提供一种气压自适应变化空气弹簧及其气压控制方法,在成本增加不大的情况下,通过简单的电子电路判断内部气压的变化并控制电磁阀和电机开关状态,使得气囊内气压自适应变化,可以极大提高空气弹簧的性能。
技术方案:
一种气压自适应变化空气弹簧,包括气囊、电容极板、缸桶、电磁阀、活塞、、电机、推杆和控制器,所述气囊上下两端通过盖板密封,气囊内置一圆筒,圆筒内部贴有导电材料,并与气囊下端盖板密封相连,所述电容极板包括上极板和下极板,上极板可上下移动的设置在圆筒内,下极板内嵌于下盖板中,上、下极板和圆筒形成密封空间,所述缸筒和气囊之间通过进气管路和出气管路连通,且均由电磁阀控制联通,所述缸筒内设有活塞,活塞与推杆连接,所述推杆电机、电容极板和电磁阀均连接到控制模块,并通过控制模块控制气囊内部的气压变化。
进一步的,所述活塞上端面和缸筒内下端面上设有导电层。
进一步的,所述上、下极板均与车载电源连接供电。
进一步的,缸筒和气囊的进气管路、出气管路出口处通过气嘴密封。
本发明的气压自适应变化空气弹簧的控制电路为控制模块的控制电路,包括电压转换电路、比较电路和开关控制电路:
电压转换电路连接在比较电路和电容极板之间,实现电容极板和比较电路之间的电容电压的转换;
比较电路,实现电压转换电路输入的电压和参考电压之间的比较,并将电压输出到开关控制电路;
开关控制电路,所述开关控制电路与比较电路的电压输出端连接,控制两个电磁阀和推杆电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科技大学,未经江苏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8977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二级减振式主动悬架用橡胶弹簧结构
- 下一篇:承载式底盘减震器安装支架及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