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船舶襟翼舵电磁传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1389779.5 | 申请日: | 2018-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8460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4 |
发明(设计)人: | 袁春元;蔡锦康;王新彦;宋盘石;张佳辉;华周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63H25/24 | 分类号: | B63H25/24;B63H25/38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地址: | 212003***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船舶 襟翼 电磁 传动 装置 | ||
本发明及船舶襟翼舵无级转角比电磁传动装置,与船舶襟翼舵连接,包括张紧装置、带轮和电磁控制单元,带轮包括转轮、可调节外杆和外杆调节器,外杆调节器环绕固定在转轮内,两个转轮之间通过若干可调节外杆连接,可调节外杆的两端分别可移动的连接在外杆调节器上,带轮分别为主动轮和从动轮,金属带环绕主动轮和从动轮设置,张紧装置设置在主动轮和从动轮之间,金属带内侧绕过张紧装置张紧。其产生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了带传动作为主舵与襟翼舵之间的传动方式,安装方便;运用了旋转半径可调的主带轮和从带轮,能够实现主舵与襟翼舵之间的无级调节的目的;带轮传动比调节以电磁为动力,易于实现自动化控制,节约人力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船舶姿态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船舶襟翼舵电磁传动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实生产过程中,船舶行驶航向的改变对于船舶行驶安全和提高工作效率都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在狭窄的河道内,船舶大多数情况下只能被允许在较小的范围内实现转向,这要求船舶具备小直径转弯的能力。襟翼舵可根据主舵转角的变化而调节为一个拱度可调的曲面,从而将推力器产生的推力的一部分转化为横向力,从而减小船舶转向直径,使船舶的航向调节更加灵活。
在船舶姿态控制中,航向控制主要是通过操舵运动来实现的,要求舵尽可能的将前进的推力转变为船舶运动的横向力,即产生尽可能大转舵力矩。襟翼舵是将舵按一定的比例分为主舵和翼舵两个部分,通过传动装置使主舵与翼舵之间产生一个夹角,实际就是将具有流线型的舵变成一个具有拱度的舵。
目前,实际工程上使用的襟翼舵大多采用主舵与襟翼舵之间转角比一定的齿轮传动、导杆传动、铰链传动等传动方式,尽管与传动的对称剖面舵相比能有效地提高船舶转向能力,但是由于转角比一定,无法实现主舵与翼舵之间的无级传动,难以充分发挥襟翼舵的功效。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实现无极转动的船舶襟翼舵电磁传动装置。
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船舶襟翼舵电磁传动装置,与船舶襟翼舵连接,包括主动轮和从动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轮为外径可调节的带轮,或者被动轮为外径可调节的带轮,或者主动轮和被动轮均为外径可调节的带轮,所述外径可调节的带轮包括端板、可调节外杆和外杆调节器,所述外杆调节器呈放射状环绕端板设置,两侧端板之间通过若干可调节外杆连接,可调节外杆的两端分别可移动的连接在外杆调节器上,金属带环绕主动轮和从动轮设置。
进一步地,本装置还包括电磁控制电源,所述主动轮和从动轮连接到电磁控制单元,通过电磁控制单元控制带轮的转动
进一步地,端板包括外框架、内框架和外杆调节器,外框架的外壁为圆形,内壁为正多边形,所述内框架外壁为与外框架内壁形状相同的正多边形,外杆调节器呈放射性的均匀分布在外框架内壁和内框架外壁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外杆调节器包括连接杆、定电磁铁和滑块,所述连接杆和端板连接位置设有定电磁铁,所述滑块上设有电磁铁,滑块可移动的设置在连接杆上,所述可调节外杆端部固定在滑块上。
进一步地,张紧装置设置在主动轮和从动轮之间,金属带内侧绕过张紧装置张紧。
进一步地,所述张紧轮包括张紧架、张紧弹簧和张紧推杆,所述张紧推杆和张紧架之间通过两端的张紧弹簧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内框架外壁每条边上分别设有一个激光位移传感器。
进一步地,所述主动轮连接船舶襟翼舵的主舵转轴,所述从动轮连接在主舵与副舵之间的从动转轴上。
进一步地,本装置还包括电磁控制阀,电磁控制阀与电磁控制单元连接,并通过电磁控制阀控制带轮转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科技大学,未经江苏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8977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效船舶操舵方法
- 下一篇:LNG加压热能利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