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房水引流装置及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391213.6 | 申请日: | 2018-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2330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5 |
发明(设计)人: | 王大江;陈瑞瑞;黄一飞;石悦;付天翔;李旭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F9/007 | 分类号: | A61F9/007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王献茹 |
地址: | 10000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引流 装置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房水引流装置及制造方法,涉及医疗器械领域,该房水引流装置包括房水弥散盘、眼内引流管和外引流管,房水弥散盘设置在眼球上半部的结膜下、巩膜上区域内,眼内引流管和外引流管均与房水弥散盘连接,眼内引流管的输入部用于与眼内的前房区域或后房区域连通,眼内引流管的输出部与外引流管的输入部连通,外引流管的输出部用于与眼球下表面结膜区域连通。该房水引流装置能够改善纤维包裹的情况,同时,该房水引流装置在出现纤维包裹的情况下,依然能够有效对房水进行引流,整个房水引流装置的使用寿命延长,该结构设计合理,实用性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房水引流装置及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青光眼这个疾病产生的主要原因在于房水排出受阻,引起眼压升高。因此控制眼内压成为青光眼治疗的主要手段,现有技术通过向眼球内植入引导房水的装置将房水引流,由此降低眼内压力。但是,由于异物对眼球周围组织的刺激,现有技术中引导房水的装置容易出现纤维包裹的情况,影响该引导房水的装置的正常引流作业,达不到降低眼内压的效果,只能更换新的引导房水的装置,从而使得该引导房水的装置的使用寿命较短。
发明人在研究中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缺点:
现有的引导房水的装置的容易出现纤维包裹的情况,导致引导房水的装置无法正常作业,进而导致整个引导房水的装置使用寿命较短。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房水引流装置,改善现有技术的不足,该房水引流装置在出现纤维包裹的情况下,依然能够有效地对房水进行引流,从而延长整个房水引流装置的使用寿命,该结构设计合理,实用性强。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房水引流装置制造方法,其用于制造上述提到的房水引流装置。
本发明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房水引流装置,其包括房水弥散盘、眼内引流管和外引流管;
所述房水弥散盘用于设置在眼球上半部的结膜下、巩膜上区域内;
所述眼内引流管和所述外引流管均与所述房水弥散盘连接,所述眼内引流管的输入部用于与眼内的前房区域或后房区域连通,所述眼内引流管的输出部与所述外引流管的输入部连通,所述外引流管的输出部用于与眼球下半部的Tenon’s囊层区域连通。
具体的,该房水引流装置能够改善纤维包裹的情况,同时,该房水引流装置在出现纤维包裹的情况下,依然能够有效地对房水进行引流,从而延长整个房水引流装置的使用寿命,该结构设计合理,实用性强。
可选的,所述房水引流装置还包括储液器;
所述储液器与所述房水弥散盘连接;
所述储液器具有用于容纳房水的容纳腔,所述眼内引流管的输出部和所述外引流管的输入部均与所述容纳腔连通;
所述储液器上设置有多个第一渗透孔,所述第一渗透孔用于使所述容纳腔与所述眼球上半部的结膜下、巩膜上区域连通。
可选的,所述房水引流装置还包括次要引流管;
所述次要引流管与所述房水弥散盘连接;
所述次要引流管的输入部与所述容纳腔连通,所述次要引流管的输出部用于与所述眼球上半部的结膜下、巩膜上区域连通。
可选的,所述眼球上半部的结膜下、巩膜上区域包括眼球上半部的结膜层和所述眼球上半部的Tenon’s囊层,所述储液器具有结合面,所述结合面用于与所述眼球上半部的结膜层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9121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