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助式智能化视功能筛查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1391214.0 | 申请日: | 2018-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281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9 |
发明(设计)人: | 邓冬岩;罗一鸣;王树颖;范杭;李焜阳;李晓克;张瀚韬;戴汉鸿;王夏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弥德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3/103 | 分类号: | A61B3/103;A61B3/10 |
代理公司: | 广州新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100 | 代理人: | 张玲春 |
地址: | 510275 广东省广州市海***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视功能 筛查系统 视标图像 反馈信号 智能化 单眼 筛查 遮盖 观察 非接触式检测 交互控制装置 视功能检测 人工智能 判断装置 视标位置 数据上传 投射装置 医疗系统 医用耗材 大数据 云平台 裸眼 投射 佩戴 筛选 图像 智能 接轨 医疗 分析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助式智能化视功能筛查系统。该系统包括单眼定向投射装置,用于同时投射第一视标图像与遮盖图像;交互控制装置,用于接收该观察者对所述第一视标图像的反馈信号;判断装置,用于根据所述观察者对所述第一视标图像的反馈信号与所述第一视标图像的对应度以判断该观察者的第一眼睛的视功能。上述视功能筛查系统在视功能筛查过程中无需单眼遮盖,减少医用耗材的使用。由于视功能筛选采用非接触式检测,无需佩戴其他设备,裸眼即可完成视功能筛查,满足现代智能医疗的需求,无需人工指引视标位置,省人力又高效。而且,该视功能筛查系统还可以及时将视功能检测数据上传至云平台进行大数据分析,与目前发展的人工智能医疗系统接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视力筛查系统,属于医疗视功能检查设备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自助式智能化视功能筛查系统。
背景技术
2018年8月31日,国家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体育总局、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新闻出版署、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等八部门联合印发了《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方案中明确了家庭、学校、医疗卫生机构、学生、政府相关部门应采取的防控措施,其中包括建立青少年视力健康电子档案,每学期2次视力测试,加强对学生和家长的护眼健康教育。同时,也将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总体近视率和体质健康状况纳入政府绩效考核指标。
我国约有5.5亿近视患者,近视率世界第一,近视防控刻不容缓。据统计我国眼科疾病门诊患者数量已从2012年的8,740万人攀升至2016年的10,940万人,年复合增长率为5.8%。预计该人群2021年将达14,000万人,即2016-2021年间的复合增长率为5.1%。
传统视力筛查,需要借助视力表灯箱,操作医师用指挥棒指点视力表上的E字视标,被检者需要用遮挡板遮盖一侧眼睛,并站立在离视力表一定距离位置,指出医师所指E字的开口方向。
传统的检查方式存在人工主观测量误差,而且环境,设备亮度,测试距离,测量标准无法统一,也会影响诊断和随访数据误差;测量数据仅被记录在纸质病历上,不利于数据电子化,对后期大数据统计、科研造成一定的局限性;遮挡板的反复性接触使用,无疑在医疗环境中为病菌传播提供了途径。
另外,在现有的显示屏幕(如LCD和OLED显示器和电视),都是以“漫射光”的方式,向不同的方向无规则地发射光线,使得两只眼睛都能同时看到相同的图像,无法实现图像的单眼定向投射。要只向一只眼睛投射图像,而不向另一只眼睛投射图像,必须要重新设计现有的屏幕结构,使得视标图像可以只被单眼定向投射到一只眼睛之中,才能被用于视力筛查。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上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助式智能化视功能筛查系统,真正实现无人工,无作弊,免遮盖,高效率,全自动的智能视功能筛查系统。
为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助式智能化视功能筛查系统,包括单眼定向投射装置、交互
控制装置、判断装置、无线通信装置、云平台、移动终端;
所述单眼定向投射装置,用于同时投射第一视标图像与遮盖图像,使得观察者的第一眼睛位于第一视标图像的视区范围内,第二眼睛位于遮盖图像的视区范围内;
所述交互控制装置,用于接收该观察者对所述第一视标图像的反馈信号;
所述判断装置,用于根据所述观察者对所述第一视标图像的反馈信号与所述第一视标图像的对应度以判断该观察者的第一眼睛的视功能。
优选地,所述单眼定向投射装置还用于同时投射第一视标图像与第二视标图像,使得观察者的第一眼睛位于第一视标图像的视区范围内,第二眼睛位于第二视标图像的视区范围内,并且所述第一视标图像不同于所述第二视标图像,以及,
所述交互控制装置还用于接收该观察者对第一视标图像与第二视标图像的反馈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弥德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弥德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9121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