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地籍调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391258.3 | 申请日: | 2018-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685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23 |
发明(设计)人: | 宋洋;郭一鸣;李有志;线冬皓;宋子浩;代喜年;王家林;张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化地质矿山总局新疆地质调查院 |
主分类号: | G01C11/00 | 分类号: | G01C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莹;吴欢燕 |
地址: | 83000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水磨沟区河***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三维立体影像 摄影技术 转换 平面图标 预定区域 属性线 采集 测量 测量精准 劳动成本 图像信息 调查 操控 导出 记录 考察 绘制 | ||
本发明涉及地籍调查技术领域领域,提供了一种地籍调查方法,包括:S1、利用倾斜摄影技术获取预定区域的三维立体影像;S2、将获取到的三维立体影像转换成为平面图;S3、对转换后的平面图标导出界址点,绘制属性线,生成地籍。本发明利用倾斜摄影技术采集三维立体影像代替现有技术中技术人员进行实地考察、测量以及记录,再将采集到的三维立体影像转换成为平面图,对转换后的平面图标出界址点,勾出属性线,生成地籍图。本发明可省去技术人员现场考察、测量和记录的工序,只需要操控无人机采集预定区域的图像信息,降低工作强度,降低劳动成本,缩短工作时间,测量精准,提高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籍调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地籍调查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国家对地籍资料需求的增长,各地纷纷加强地籍信息系统建设,加快地籍管理的自动化和信息化,实现土地管理“天上看、地上查、图上管”的目标。而全面、及时、准确的掌握土地利用信息,确保地籍成果的准确性、现势性、基础性,是提高土地信息参与调控的基础,是土地自动化和信息化管理的前提。
当前进行地籍调查的主要方法是:调查人员先在内业收集相关的纸质权源资料,然后拿着相关的权源资料和纸质地籍调查表到现场进行界址点设置及权属信息调查,数据记录方式主要是在手工绘制宗地草图及填写纸质地籍调查表;权属调查完成之后,测绘人员到现场利用皮尺、全站仪等设备,现场丈量,数据记录方式主要是全站仪记录点坐标,手工绘制草图和纸上注记相关土地属性;外业调查完成后,调查人员返回到内业软件导入全站仪测绘点,编辑成图,将外业纸质记录的权属信息等重新录入内业软件,然后选择相应的地类选项进行地类边界的绘制和符号的填充,最终形成地籍图。上述方法存在的缺点主要有:
(1)携带过多的纸质资料,增加地籍调查成本和作业难度;
(2)外业作业过程繁琐,周期长,缺乏统一有效的数据管理;
(3)内外业衔接不流畅,内业工作繁复,工作量大,易出错;
(4)内业缺乏统一的地籍成果信息管理,信息化、自动化程度低。
近年来,也出现了土地调查新技术,如便携式设备信息采集技术,高精度网络定位技术,但是针对地籍调查业务领域的外业调查,还是需要技术人员进行实地考察、测量以及记录,技术人员外业工作强度大,劳动成本高,工作时间长,易出错,效率低。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地籍调查方法,解决现有技术中需要技术人员进行实地考察、测量以及记录,技术人员外业工作强度大,劳动成本高,工作时间长,效率低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地籍调查方法,包括:
S1、利用倾斜摄影技术获取预定区域的三维立体影像;
S2、将获取到的三维立体影像转换成为平面图;
S3、对转换后的平面图标导出界址点,绘制属性线,生成地籍图。
其中,所述步骤S2包括将获取到的三维立体影像进行内业矢量数据采集,导出平面图。
其中,所述步骤S1包括利用无人机倾斜摄影技术获取预定区域的三维立体影像。
其中,所述无人机至少搭载一个沿垂直向下方向的摄像头和四个沿倾斜方向的摄像头。
其中,在所述步骤S1和步骤S2之间还包括步骤S11,所述S11包括:
S111、利用无人机上搭载的无线传输模块将获取到的三维立体影像传递给无线数据通信模块;
S112、由无线数据通信模块将三维立体影像传递给地面接收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化地质矿山总局新疆地质调查院,未经中化地质矿山总局新疆地质调查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9125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