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公铁两用货车牵引连挂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1391646.1 | 申请日: | 2018-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7878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13 |
发明(设计)人: | 张超德;李貌;左世斌;祝笈;周炯;陆强;杨发先;李冬;韩金刚;黄瑞;杨清帆;徐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车眉山车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G7/10 | 分类号: | B61G7/10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刘凯 |
地址: | 620032 四川省眉***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两用 货车 牵引 装置 | ||
1.一种公铁两用货车牵引连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牵引板(1)、连接箱(2)以及连接销(4),所述牵引板(1)分为固定安装段和连挂段,所述牵引板(1)的固定安装段与货车转向架构架(6)连接,在所述牵引板(1)的连挂段设置有安装孔(1.1),所述连接箱(2)安装在公铁两用半挂车端梁(7)上,在所述连接箱(2)上设置有连接销孔(2.1),所述牵引板(1)的连挂段插入至连接箱(2)内,所述连接销(4)穿过连接箱(2)上的连接销孔(2.1)以及牵引板(1)连挂段的安装孔(1.1)完成公铁两用半挂车和货车转向架的连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公铁两用货车牵引连挂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安装孔(1.1)内嵌装有球铰(3),所述球铰(3)设置在连接销(4)与安装孔(1.1)之间,在所述货车转向架构架(6)上设置有弹性导向套(5),所述连接销(4)自下而上依次穿过弹性导向套(5)、牵引板(1)和连接箱(2)的销孔完成公铁两用半挂车和货车转向架的连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公铁两用货车牵引连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板(1)的连接段端部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均具有楔形的连挂导向轮廓,水平方向导向轮廓(1.2)由一段劣弧和两段折线组成,所述折线的折弯点为牵引板受力肩(1.3),竖直方向导向轮廓(1.4)由两段对称折线和一直线段组成,整体呈水平放置的V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公铁两用货车牵引连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板(1)的牵引板受力肩(1.3)横剖面处设置倒角(1.5),所述连接箱(2)相对于牵引板(1)的安装孔(1.1)具有侧滚自由度。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公铁两用货车牵引连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箱(2)的水平剖面具有与牵引板(1)的连接段水平方向配合连挂的V形导向轮廓(2.4),所述连接箱(2)的两侧内壁对称地安装有磨耗板(2.2),所述牵引板(1)的牵引板受力肩(1.3)与连接箱(2)的V形导向轮廓(2.4)上的磨耗板(2.2)接触,所述牵引板(1)的安装孔(1.1)与连接箱(2)的连接销孔(2.1)同轴,所述连接箱(2)相对于牵引板(1)的安装孔(1.1)具有摇头自由度。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公铁两用货车牵引连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箱(2)的竖直剖面端部入口具有楔形导向轮廓(2.3),所述牵引板(1)的连接段与连接箱(2)的上下盖板之间留有一定间隙,所述连接箱(2)相对于牵引板(1)的安装孔(1.1)具有点头自由度。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公铁两用货车牵引连挂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牵引板(1)的固定安装段上设置有驼峰结构(1.6)。
8.根据权利要求2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公铁两用货车牵引连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球铰(3)由球芯(3.1)和分体式外球套(3.2)组成,在所述球芯(3.1)上设置有销孔,所述外球套(3.2)上下端面设置挡肩(3.2.1),所述球芯(3.1)与外球套(3.2)之间设置有间隙,所述球芯(3.1)相对于外球套(3.2)具有摇头自由度和受限制的侧滚、点头自由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公铁两用货车牵引连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公铁两用半挂车两端分别与对应的货车转向架连挂组成一辆公铁两用货车,所述公铁两用半挂车两端连挂装置的球铰(3)使公铁两用半挂车车架成为二力杆,其纵向力的方向始终沿连挂点连线,所述连接销(4)只承受剪力而不承受弯矩。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公铁两用货车牵引连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导向套(5)由中间弹性体(5.1)和内外钢套(5.2)组成,所述弹性导向套(5)安装在货车转向架构架(6)的安装孔内,所述弹性导向套(5)用于约束连接销(4)在上下运动时相对于货车转向架仅产生竖直运动,当所述连接销(4)、球芯(3.1)与连接箱(2)一起相对于牵引板(1)发生点头和侧滚时,所述连接销(4)能绕球芯(3.1)自由运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车眉山车辆有限公司,未经中车眉山车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91646.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