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公交支线设置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391730.3 | 申请日: | 2018-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9360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9 |
发明(设计)人: | 隋毅;孙仁诚;邵峰晶;李淑静;王常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大学 |
主分类号: | G08G1/01 | 分类号: | G08G1/01;G06F16/245;G06F16/29;G06Q10/06;G06Q10/04;G06Q50/26 |
代理公司: | 青岛高晓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7104 | 代理人: | 张世功 |
地址: | 26607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公交 支线 设置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智能交通系统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公交支线的设置方法,用于城市公交线网优化和智能公交系统。具体设置方法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采集乘客打卡的历史数据,(2)、采集公交线网的结构数据,(3)、乘客换乘人数的计算,(4)、换乘距离的计算,(5)、公交支线的设置,该方法通过分析记录在公交IC卡中乘客的出行轨迹信息,分析得出公交线网空白和服务不便的区域,给出公交支线的设置路线;二是本方法基于提取的乘客换乘行为特征发现公交盲区,操作简便,实用性较强,不仅可以实时监测乘客的换乘路径,还可以及时发现公交换乘不便利的线路;三是本方法设计新颖,计算效率高,实用性强,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智能交通系统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公交支线的设置方法,用于城市公交线网优化和智能公交系统。
背景技术:
公交支线(也称为“社区公交”)服务于居住社区、商务区等局部区域,通过与轨道交通站点、交通枢纽以及周边的学校、社区服务中心、医院、商场等公共活动区域相连接,填补公交线网空白或服务不便区域,满足居住社区、商务区乘客换乘或生活、通勤出行需求,主要承担短距离出行。目前国内对公交支线设置方法的研究较少,已有研究技术主要采用定性分析的方法讨论支线公交的功能作用、服务状况和发展模式。瞿何舟等提出了支线公交线路布设的规划原则和方法,但所给出的方法的可操作性不强;林松涛等提出了一种基于区域交通模型的支线公交线路设计方法,该方法根据区域内道路情况和居民的出行需求判断是否适合开设支线线路,但由于采用人工调查的方式因而存在调研数据难以及时有效获取的问题;惠英等基于出行链探讨了社区公交的客流需求和线网布设,但仅给出了社区公交线路设置的一般原则;袁海琴等通过分析上海社区公交运营特征及现状,提出要从规划到运营层面将社区公交与快线支线公交融合,并给出上海社区公交的改进措施;陈非等探讨了社区巴士的功能定位、运营特点,深入分析了社区巴士乘客的出行需求特征,提出了社区巴士系统的改善建议。
已有公交支线研究技术主要是给出公交支线设置的指导原则,并且多是从定性角度进行讨论,仅有的少量定量研究也主要是基于人工调查数据,获取数据周期长且质量难以保证。因而,提出一种公交支线设置的方法,该方法通过分析记录在公交IC卡中乘客的出行轨迹信息,分析得出公交线网空白和服务不便的区域,给出公交支线的设置路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目前公交支线设置多基于人工经验和定性分析、缺少定量分析实际可操作性不强的问题,提出一种公交支线设置的方法,该方法通过分析记录在公交IC卡中乘客的出行轨迹信息,分析得出公交线网空白和服务不便的区域,给出公交支线的设置路线,为城市公交线网优化和智能公交系统提供技术支持。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涉及的公交支线设置方法的实现思路是利用公交IC卡数据发现公交线网空白和服务不便的区域,一般来说,两条公交线路如果有较多人换乘,但两条线路的站点之间却没有公共站点或相距较近的站点,即需要在两条线路之间增加支线。具体设置方法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采集乘客打卡的历史数据:
采集通过公交车IC卡系统收集乘客上车打卡的历史数据,所述历史数据包括每一位乘客的一次打卡记录:线路编号、线路名称、卡号、交易日期和时间、换乘线路编号和换乘时间;
(2)、采集公交线网的结构数据:
采集公交线网的结构数据,线网的结构数据由每条公交线路的站点名称、站点编号、站点经纬度数据构成;
(3)、乘客换乘人数的计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大学,未经青岛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9173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