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配电网的节能优化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393234.1 | 申请日: | 2018-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622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2 |
发明(设计)人: | 邢建旭;王龙;袁慧宏;陈昊;吴凯;王瑶;秦汉时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湖州供电公司;湖州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能效测评有限公司;南瑞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00 | 分类号: | H02J3/00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张惠玲 |
地址: | 313012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配电网 节能改造 全寿命周期成本 成本效益 节能运行 综合考虑 优化 节能 成本优化 目标函数 设备改造 约束条件 求解 可调 全局 改造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配电网的节能优化方法,其以现有的配电网的节能改造方案为基础,基于配电网全寿命周期成本和降损效益建立了配电网节能改造成本效益模型,并以此为基础,得到配电网节能改造优化方案和配电网节能运行方案,其在建立配电网节能改造成本效益模型时,采用了全寿命周期成本,综合考虑了设备改造全过程中的所有费用;在对配电网节能改造成本优化模型的目标函数求解时进行去约束处理,使其成为以固定投资额为主要约束条件的函数,方便人们根据有限的投资额得到最优的改造方案;而且,全局趋优模型综合考虑了可调源、荷资源多元资源,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所述配电网节能运行方案的可行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配电网节能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配电网的节能优化方法。
背景技术
电能是由一次能源转换而成的二次能源,其可以方便地转化为机械能、热能、磁能、光 能和化学能等其他形式能源。而随着社会的发展,电能已经被应用到人们生产生活的各个领 域。而且,由于一个国家的电力发展水平已成为衡量其经济、技术、文化和生活发展水平的 重要标志,因此,世界各国特别是工业发达国家,均非常重视电能的开发、利用、节约和管 理,以期通过技术进步、合理利用、科学管理和大力节约等途径,以最小的电能消耗取得最 大的经济效益,而节能则由于其独特的优势使其成为经济性最好、效率最高的途径之一。
对于电网企业来说,节能减排工作的重点降低电能损耗,而电能损耗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电能在经过输、变、配、用四个阶段中,由于电力设备存在阻抗以及由于计量设备误差和管 理不善等原因造成的损耗,现有的配电网电能损耗较大,约占电网总损耗的50%以上,因此, 对于配电企业来说,降低电网损耗是很有必要的。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配电网的节能优化方法, 其以现有的配电网的节能改造方案为基础,基于配电网全寿命周期成本和降损效益建立了配 电网节能改造成本效益模型,并以此为基础,得到了配电网节能改造优化方案和配电网节能 运行方案,从而为配电网的节能改造方案及节能运行方案的确定提供了支撑。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内容具体如下:
一种配电网的节能优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获取配电网节能改造方案并建立候选集;
S2:对于候选集中的每一个配电网节能改造方案,基于配电网全寿命周期成本和降损效 益,建立配电网节能改造成本效益模型;
S3:基于配电网节能改造成本效益模型,以固定投资额、系统潮流约束、节点电压约束、 无功配置约束、配电线路改造约束以及配电变压器改造约束为约束条件,建立配电网节能改 造成本效益优化模型;
S4:利用粒子群算法求解所述配电网节能改造成本效益优化模型,得到配电网节能改造 优化方案;
S5:基于配电网节能改造成本效益模型,利用配电网的电源出力特性、需求侧响应特性、 以及电网结构建立全局趋优模型;
S6:利用优化算法求解所述全局趋优模型,得到配电网节能运行方案。
进一步地,所述配电网节能改造方案包括配电变压器节能改造方案、配电线路节能改造 方案以及配电网无功补偿方案。
更进一步地,所述配电网全寿命周期成本的模型为:
LCC=CI+CO+CM+CF+CD;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湖州供电公司;湖州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能效测评有限公司;南瑞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湖州供电公司;湖州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能效测评有限公司;南瑞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39323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